节点文献
让母语浸润学生的生命发展
【关键词】 ;
【正文】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小学语文专家关于新课标解析与教学指导研讨会”,三月的武汉天气虽然很冷,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学习的热情却很高。
研讨会共听了四节课,四场讲座。有教育专家支玉恒的习作教学《个性化表达》;贾志敏老师的阅读教学《卖鱼的人》;教坛新秀—全国特级教师,和美语文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盛新风老师的阅读指导课《最想做的事》;孙金权老师的《12岁以前的语文》。不管是哪节课都能给人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仔细回味不难发现他们的课有一个共性,看起来简单、朴实,但在课堂中渗透的东西很多,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十分到位,听、说、读、写样样落到了实处,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中能见到明显的变化。真正体现了借助教材这个例子实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标。大师们的课就如行云流水一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看起来简单,真要做起来却很难。
每位专家在课后都会进行专题讲座。支玉恒老师在《文本解读:把握整体,才能准确》中指出:文本解读的重要之点,是认识文本的主旨,认识作者的写作目的,要做到准确,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老师要想准确的把握文本,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他建议老师们多看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如果我们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有一定的阅读视野,熟悉各种类型的文章,那么教材上的文章就能一眼看透。他强调文本解读的准确性,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为了保证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正确性。
贾志敏老师在《小学语文怎样教》中指出:语文课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借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教孩子能说话。他说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是基础语文,我们要上得有童趣,要上得有滋有味。小学语文老师主要做好四件事:培养兴趣、教给知识、养成习惯:比如朗读习惯不要拖腔拉调,写字的姿势,提高素养:话说好,书读好,字写好等。小学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习作教学是难点,写字教学是精点,教师要把握好这三个点的教学,只有做到重难点突破,那么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他就小学语文怎样教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贾老师指出:一个成功的老师首先要记住,在课堂中要突出学生,淡化自己。现在的课堂很多时候是教学设计很精心,教师讲得精彩,但学生发展不大,这样不行,课堂是学生的,教师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不能只是“教过”而是要“教会”学生,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贾还特别强调,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太多的补充资料,太花的课件演示,太多的“泛语文”活动以及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都会或多或少地减损语文学习功能,哪怕是公开课,展示课,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也不要忘记自身的责任,不要将“课堂教学”演变成了“课堂表演”。他说现在的语文课上书读得太少了,阅读课讲肿了的课文比比皆是。小学语文课文多是白话文,而且是记叙类为主,学生一读就懂,何必分析来分析去?还不如留出时间来让学生多读读课文,加强对学生读的指导,要做到每读一次都要有明确的提高。贾老师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执教的《卖鱼的人》一课时,课堂中学生读书能力的变化是与会教师有目共睹的,也是让人惊叹的。
孙金权老师在《12岁以前的语文》中指出:12岁以前是人类记忆的高峰,根据这一规律,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应该以记忆为主,而不是理解为主,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语文教材以外还要加强课外阅读。读什么?读国学经典,读诗歌经典,读儿童文学经典,并鼓励自主读、共享阅读、亲子阅读。他说现在很多老师都说作业做不完,其实语文作业就是三字经:读、背、写,“写”是写日记、写随笔、写读书笔记。
大师们的话不说有醍醐灌顶之效能,但也能引起我们的思考。总之,小学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不求甚解的语文。让我们的语文课自始至终地注重语文实践运用,注重语言的积累,注重语感的训练,并让孩子们从中获得情感陶冶,真正让母语成为孩子的一种生命状态,让母语浸润学生的生命发展。
研讨会共听了四节课,四场讲座。有教育专家支玉恒的习作教学《个性化表达》;贾志敏老师的阅读教学《卖鱼的人》;教坛新秀—全国特级教师,和美语文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盛新风老师的阅读指导课《最想做的事》;孙金权老师的《12岁以前的语文》。不管是哪节课都能给人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仔细回味不难发现他们的课有一个共性,看起来简单、朴实,但在课堂中渗透的东西很多,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十分到位,听、说、读、写样样落到了实处,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中能见到明显的变化。真正体现了借助教材这个例子实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标。大师们的课就如行云流水一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看起来简单,真要做起来却很难。
每位专家在课后都会进行专题讲座。支玉恒老师在《文本解读:把握整体,才能准确》中指出:文本解读的重要之点,是认识文本的主旨,认识作者的写作目的,要做到准确,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老师要想准确的把握文本,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他建议老师们多看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如果我们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有一定的阅读视野,熟悉各种类型的文章,那么教材上的文章就能一眼看透。他强调文本解读的准确性,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为了保证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正确性。
贾志敏老师在《小学语文怎样教》中指出:语文课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借教材中的一篇篇文章,教孩子能说话。他说小学语文是儿童语文,是基础语文,我们要上得有童趣,要上得有滋有味。小学语文老师主要做好四件事:培养兴趣、教给知识、养成习惯:比如朗读习惯不要拖腔拉调,写字的姿势,提高素养:话说好,书读好,字写好等。小学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习作教学是难点,写字教学是精点,教师要把握好这三个点的教学,只有做到重难点突破,那么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他就小学语文怎样教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贾老师指出:一个成功的老师首先要记住,在课堂中要突出学生,淡化自己。现在的课堂很多时候是教学设计很精心,教师讲得精彩,但学生发展不大,这样不行,课堂是学生的,教师要留出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不能只是“教过”而是要“教会”学生,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贾还特别强调,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太多的补充资料,太花的课件演示,太多的“泛语文”活动以及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都会或多或少地减损语文学习功能,哪怕是公开课,展示课,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也不要忘记自身的责任,不要将“课堂教学”演变成了“课堂表演”。他说现在的语文课上书读得太少了,阅读课讲肿了的课文比比皆是。小学语文课文多是白话文,而且是记叙类为主,学生一读就懂,何必分析来分析去?还不如留出时间来让学生多读读课文,加强对学生读的指导,要做到每读一次都要有明确的提高。贾老师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执教的《卖鱼的人》一课时,课堂中学生读书能力的变化是与会教师有目共睹的,也是让人惊叹的。
孙金权老师在《12岁以前的语文》中指出:12岁以前是人类记忆的高峰,根据这一规律,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应该以记忆为主,而不是理解为主,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语文教材以外还要加强课外阅读。读什么?读国学经典,读诗歌经典,读儿童文学经典,并鼓励自主读、共享阅读、亲子阅读。他说现在很多老师都说作业做不完,其实语文作业就是三字经:读、背、写,“写”是写日记、写随笔、写读书笔记。
大师们的话不说有醍醐灌顶之效能,但也能引起我们的思考。总之,小学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不求甚解的语文。让我们的语文课自始至终地注重语文实践运用,注重语言的积累,注重语感的训练,并让孩子们从中获得情感陶冶,真正让母语成为孩子的一种生命状态,让母语浸润学生的生命发展。
- 【发布时间】2015/5/3 15:57:58
- 【点击频次】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