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优化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何芙蓉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老话题。面对我们全走读生学校,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学生学业负担较重,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压力较大的实际,如何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优化教学效率,是对我们的现实挑战。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求知欲,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首先在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感召下,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尊重、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其次,在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处于游戏或竞赛活动之中。智慧的比拼,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习方法的积累,更是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如在学习《颐和园》一课时,我改变惯例的教法—随作者移步换景,逐一了解作者眼中、笔下的颐和园景象及特点,让学生自由游览颐和园。即熟读课文的情况下,进行“优秀解说员”评选活动。先让各小组长以抽签的方式获取要解说的景点,再让每个成员在小组内解说,评选出小组内的优秀解说员,在解说过程中,“游客们”可以就不明白的或想了解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又理解了文本内容,还督促了学生课前预习时积极查阅有关资料,丰富了积累。然后由各小组推选出的“优秀解说员”参与全班的竞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最后评选出班级“优秀解说员”,而且班级“优秀解说员”所在组的成员均有奖励。这样,活动规则形成后,每个孩子都积极行动起来:课前孩子们共商良策、熟读课文、查阅资料;课堂上,孩子们个个热情高涨,小组间争先恐后、团结协作,直至竞选完毕,孩子们也余兴未尽。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喜欢的,教师是轻松的,学习是有效的。不仅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完成了本单元口语交际的任务,最可贵的是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值得一提的是,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我认为教师的情感投入非常重要。教师要充分利用表情、动作、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浓浓的真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创设情境,回归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语文即生活。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老师指引学生学习文本内容,目的是了解别人的故事,体会的是作者或他人的思想,即使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学生大多把自己放在旁观探究者的位置。正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试想,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教师便带领他们学习阅读理解,可为什么阅读理解老是学生的难题?这与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定位有关。反思之余,我试着在课堂上巧设教学情境,将语文学习生活化,教学效率便有了较大提高。为了进一步巩固识字,将“超市”搬进课堂;为了让学生更易于体会《学会看病》一文中母亲内心的纠结和对儿子的深沉的爱,教学时我首先激发学生生活体验,谈谈生活中自己病了怎么办?自己和父母的心情如何?顿时,孩子们的幸福溢于言表。借机,我伴着音乐设置情境,绘声绘色将文本内容呈现给学生,孩子们惊愕了,沉默了。是啊,儿子病重,母亲却让一个从不会看病的儿子自己去学会看病,这是为什么?儿子走后,母亲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生活与文本的对比?或自身经历与文本主人公的不谋而合?孩子们的心里掀起阵阵涟漪。强烈的探究欲引领着孩子们进入一个个由文字而再现的画面情境,还原感受,既而走进母亲让儿子去看病时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一个为培养儿子独立生活能力,在儿子独自去看病后内心倍受煎熬的母亲跃然纸上。此刻,学生体会到的不仅仅是文中那份深沉而广阔的爱,更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父母那份份似“狠心”般的关怀和期盼,顿悟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而付出的良苦用心,母爱的伟大充盈心间。
  三.依据学情,因材施教
  古语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之用。”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对学生有意识的指导,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达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习而得之,终身受益。学习方法得当,就会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指导学生时,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予以不同适度的方法指导,让他们从老师指导的方法中获得成功,增强学习信心。尤其是学习方法欠缺的后进生,更应倍加关注。不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方法,甚至是不乏耐心教给五年级个别孩子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理解一个词语的方法。老师的耐心和爱心让他们有了学习的兴趣,老师指导的方法更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是有章可循,优等生并非“神圣”,并多为他们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悦后,所谓的后进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需不断探索,今后我会不断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 【发布时间】2015/5/3 17:00:22
  • 【点击频次】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