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医学化学》绪论教学的认识与教学建议

 

【作者】 唐小艳

【机构】 云南德宏职业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结合几年的执教经验,从<绪论>教学的重要性、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对《医学化学》绪论教学进行思考,并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及如展现教师魅力四方面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化学  绪论  教学设计 教学建议
  《医学化学》是高职医学各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医学生由中学学习模式向大学学习模式转化的桥梁,从学科角度来看,兼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医学化学》教学中,教师们总是把重点放在对后面相关章节的讲解上,而忽视了对第一章<绪论>的介绍,甚至是一代而过。虽然本章并没有对具体知识点的介绍,但它是医学化学教学的开篇,绪论讲授效果如何,能否引起学生对学习医学化学的重视和兴趣,对教师以后的教学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有重要影响,所以本章的教学效果对以后的教和学都有巨大的影响。《医学化学》绪论课应该讲什么、怎么讲?结合几年的执教经验,为了使学生明确《医学化学》“是什么”、“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这几个问题,本文从绪论教学的重要性、化学与医学的紧密关系对《医学化学》绪论教学思考,并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从选择合理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及如展现教师魅力四方面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一、强调绪论教学的重要性
  “绪”,从字义上说是丝端的意思,即一缕丝有多少个“头绪”。顾名思义,作为一本书的绪论,就是要为学生建立起一门课程的知识轮廓。绪论课教学是教材的第一课,教材的绪论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的概括,对教材的学习将起到提示、导向等作用。绪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明确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21世纪化学已被公认为是一门中心科学。医学是研究人类与疾病斗争的科学,它研究人体中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证人类健康。
  化学是医学的基础,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16世纪就提出制造药物来医治疾病;1800年,Davy发现了N2O的麻醉作用,后来有更多更好的麻醉药被应用于临床;1932年,Domagk发现一种偶氮胺染料可以治疗细菌性败血症,此后,制备了许多新型的磺胺药物,开创了今天的抗生素领域。现代医学于化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如:体内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如消化、呼吸、排泄等都包含复杂的化学变化;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的代谢同样也遵循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在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化验和用药,如测定血、尿等生物标本中某些成分的含量,所用药物讲究其结构、化学性质、纯度等对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的影响以及药物间的配伍;在卫生监督、疾病预防等方面,如饮水分析、食品检验、环境监测等都需要化学。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医学已经逐渐发展到了分子层次,化学的研究成果对此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
  绪论讲授效果如何,能否引起学生对学习医用化学的重视和兴趣,对教师以后的教学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有重要影响,所以本章的教学效果对以后的教和学都有巨大的影响。就此笔者认为在<绪论>一章的教学中提出如下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绪论中,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课程教学内容、研究对象和范畴时,可以将一些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了解到的、和医学相关的部分章节内容以设问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电解质溶液一章中,我们可以这样设问“正常人体血液的pH为什么总能维持在7.35-7.45之间?如果小于7.35或大于7.45又会对人体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对于这个问题,指出将会在电解质溶液一章内容的学习中接触到。在溶液一章中要讲到输液原则,提出病人所输溶液的浓度有怎样的要求呢?如果所输溶液的浓度偏大或偏小,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明确将会通过溶液一章的学习得以解决。”通过设问,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二)唤醒学生对某方面的优势感,培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千万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化学基础差,有着先天不足,从而放弃努力,厌倦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在讲化学与医学科学的关系时,可以这样设计:“我们都知道,在给病人打针(或输液)时,首先要对病人打针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所用的溶液是多大浓度的什么溶液?”对于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同学们都能回答正确,同样应该给学生及时地加以肯定,并引出“怎样才能配制出消毒酒精溶液呢?酒精除可用于输液消毒外,还有没有其它用途?”通过这样的暗示和鼓励,同学们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会很努力,学习成绩也会很好。
     (三)重视学习方法的教授与指导。《医学化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一般都在第一学年开课,学生会继续用高中的学习方法。因此必须让他们明白,大学开设的课程一般具有内容多,进度快、信息量大、辅导和习题课少、自习时间相对较多的特点。想办法让学生做到刻苦、自学,并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归纳法、比较法、结构分析法、读书指导法、理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复习记忆法等。不管用什么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都要抓住一条主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四)充分展示教师良好的综合素养,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要做一名有魅力的老师,应具备很多特质,主要应具备以下几点:一是具有健康的人格魅力,能够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二是具有睿智的学识魅力。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三是教师要以兢兢业业的事业观和快乐的生活观影响学生,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以完善的人格和优雅的气质影响学生,这样的教师才能充分的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欢迎;四是以尊重、理解、信任去唤醒激励学生,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尤其是能尊重那些犯过错的学生和有严重缺点的学生,以致于学生心服口服,这样才能走进学生心灵。
  总之,绪论是教材的先导与灵魂,是构成一本教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材的纲领,绪论教学贯穿整个授课教学过程,是对授课对象的“启动”与“激发”,是授课者自编自演的“首映式”。为此,对绪论的教学,授课者必须精心设计与准备,细心商斟,精益求精,选好内容,同时展现自身的教学魅力,以学为主体,教与学互动,运用诸如“谜团法”、“事件引入法”等,引导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力求收到良好的教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耀星.谈谈怎样讲好绪论课[J].教学与管理,2001,(4):60-61.
  [2]张惠杰.浅谈绪论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师论坛,1998:7-8.
  [3]李武宏. 中医学专业医用化学绪论的设计与体会[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11(2):174-176
  [4]彭夷安.医学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的绪论课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05):43-45
  [5]许世红,李静萍,王永红.<无机与分析化学>绪论课的教学实践[J].甘肃高师学报,2004 (02):81-83
  [6]周祖新.郭晓明.周义锋等.基础化学绪论课的教学艺术[J]-卫生职业教育2010(9)
  • 【发布时间】2015/5/3 17:02:34
  • 【点击频次】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