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丰富表达的思想内涵——高中语文表达能力培养的几个维度
【关键词】 ;
【正文】 针对学生表达方面的问题,我常常在反思,结论就是:表达品质低下。发现其中突出的除了思维混乱不清外,就是思想肤浅问题了,普遍学生的表达水平离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还较远。思维方面的问题我在其他文章已谈论过,不赘述。这里重点从思想内涵这个层面谈谈表达能力的培养。
其实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思想的东西要靠教师教,还真不好说,很多情况下,是教不了的,教师更多的是引导,示范,感化。而要实现这些操作,我认为,需要一定的标准与原则,而我在这里姑且把它表述为“维度”。具体说来,高中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体现以下这么几个维度:
一、生活味
生活才是思想的源泉,因此要表达,我们就永远要有一根“生活”的琴弦,要弹奏出“生活”的主旋律。生活多姿多彩,也万象横生,其中自然就有美、有丑,有乐、有悲,而表达的意义就在于记录生活现象,宣泄对生活现象的种种感觉。那么我们就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开始表达,记叙生活的事件,讲述亲历的体验,牵住生活的经脉,生活能活在笔下,能流动在口中,那么我们的表达也就有了灵魂。
二、生命味
生命的内涵太广太多,但就高中生的思想层面来说,要明白生命的本质是悲悯和创造。首先就要有生命意识,要明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因而要特别地珍视生命,无论是自己的,是他人的,还是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我们都要心存尊重,要善待生命,歌颂生命,同情生命。同时,也要明白,生命只有积极地开拓,才更有意义。将这样的情怀灌注于表达中,自然就有了一种厚重与饱满。比如,以“舞台”为话题进行表达,问自己:“生活中,舞台是什么”,通过生活现象或是经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舞台就是供演员演出的台子”。追问:演出的意义何在?答:能展现演员的技术、能力、才华。进而再类比到自身,推导出一个立意:在生活舞台上,要充分体现生命自身的价值。到这个层次的表达才是有高度和深度的。
三、人情味
人情味,主要体现在对他人,对外界的一种普遍关怀。就人而言,本质是属于社会的,我们除了关怀自身,关注家人,还要把视角扩大到整个社会,有全球视角,更要有人类视角,在身外的事件中也要倾注自己的关爱、同情。这样我们自己也就拥有了一个博大的胸怀,能包容万物,再用这样的胸怀与视角审视我们的生活,笔下自然就有一种正义与大气。比如,看到同胞受难,就心生忧虑,顿感同情,会伸出援助之手;面对轻视生命的现象,就不能不产生满腹的愤慨;面对见义勇为的事件,就会受到感动,激励,在心里自然注入正能量。
四、历史味
历史味是什么,是时空积淀的厚重感,也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它能决出短暂与永恒,它是人世亘古的流转。 历史,不仅仅是一些知识或是往事,它可能更多的是一些思想,一些经验教训,它也可能是一种情结。要能在了解的基础上,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把古人的生活与现实的生活重合比照,这本身就是对狭小有限的当下的拓展。如果说,我们不懂的,在前人那里寻得答案,从而我们了解历史,少走过多弯路。如果在表达中,能旁征博引,在时间的流里纵横驰骋,那么,不仅是作品本身有了一种穿梭感,会有贯通古今的觉悟与透彻,作为生命主体的我们,生命也获得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五、文化味
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的基因。就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我们以儒家正统思想为指导,已经走了多少岁月了,在现代文明的洗礼下,有些传统的东西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但无论如何变,如何新,我们的叫做文化之根的东西不能有任何的改变,比如,过去的读书人奉行“修、齐、治、平”的目标,我们今天依然可以作为自己的人生动力,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却打开人生新的篇章。而在表达上而言,文化的精髓应该是我们的强大的理论依据,像仁、义、礼、智、信,我们是不能丢的,随时拿出来比照我们正在思考或是谈论的事物,从而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也让这些民族文化的光辉照亮我们的人生路。这些文化因子,既要活在我们的笔端,更要活在我们的行动之中。
六、哲学味
哲学,是人类伟大智慧的结晶,它有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以为中国文学史上做得最好的是苏东坡,这位伟人的精神在今天依然闪光,就是因为他悟透了宇宙间的生死、得失、大小、动静、长短的奥秘,以至于内心品尝到的是空明、是畅达,这是渺小人生本身不可能承载的一切东西,但他都能一肩担起,还轻松地跳跃在了宇宙的洪流之中,人生终于获得了大境界。而在高中生这里,哲学的思想完全可以生活化、简单化——那就是天无绝人之路的信仰,那就是在无路可走时,能把持一份通达、开朗。我们要的是生活的哲学,那就是在能进时积极上进,不能进时明智地退守。这在表达中怎么衡量,主要就是胸中有丘壑,而在论题中能有足够的辩证,一辩证就会增加文章的纵深度。
总结:一切素养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足够的人文积累,教师除了落实这些维度,还要努力创造利于学生积累的环境与条件。这样顺着思维这条攀援路径,才能最终摸到属于自己的思想之瓜。
其实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思想的东西要靠教师教,还真不好说,很多情况下,是教不了的,教师更多的是引导,示范,感化。而要实现这些操作,我认为,需要一定的标准与原则,而我在这里姑且把它表述为“维度”。具体说来,高中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体现以下这么几个维度:
一、生活味
生活才是思想的源泉,因此要表达,我们就永远要有一根“生活”的琴弦,要弹奏出“生活”的主旋律。生活多姿多彩,也万象横生,其中自然就有美、有丑,有乐、有悲,而表达的意义就在于记录生活现象,宣泄对生活现象的种种感觉。那么我们就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开始表达,记叙生活的事件,讲述亲历的体验,牵住生活的经脉,生活能活在笔下,能流动在口中,那么我们的表达也就有了灵魂。
二、生命味
生命的内涵太广太多,但就高中生的思想层面来说,要明白生命的本质是悲悯和创造。首先就要有生命意识,要明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因而要特别地珍视生命,无论是自己的,是他人的,还是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我们都要心存尊重,要善待生命,歌颂生命,同情生命。同时,也要明白,生命只有积极地开拓,才更有意义。将这样的情怀灌注于表达中,自然就有了一种厚重与饱满。比如,以“舞台”为话题进行表达,问自己:“生活中,舞台是什么”,通过生活现象或是经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舞台就是供演员演出的台子”。追问:演出的意义何在?答:能展现演员的技术、能力、才华。进而再类比到自身,推导出一个立意:在生活舞台上,要充分体现生命自身的价值。到这个层次的表达才是有高度和深度的。
三、人情味
人情味,主要体现在对他人,对外界的一种普遍关怀。就人而言,本质是属于社会的,我们除了关怀自身,关注家人,还要把视角扩大到整个社会,有全球视角,更要有人类视角,在身外的事件中也要倾注自己的关爱、同情。这样我们自己也就拥有了一个博大的胸怀,能包容万物,再用这样的胸怀与视角审视我们的生活,笔下自然就有一种正义与大气。比如,看到同胞受难,就心生忧虑,顿感同情,会伸出援助之手;面对轻视生命的现象,就不能不产生满腹的愤慨;面对见义勇为的事件,就会受到感动,激励,在心里自然注入正能量。
四、历史味
历史味是什么,是时空积淀的厚重感,也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它能决出短暂与永恒,它是人世亘古的流转。 历史,不仅仅是一些知识或是往事,它可能更多的是一些思想,一些经验教训,它也可能是一种情结。要能在了解的基础上,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把古人的生活与现实的生活重合比照,这本身就是对狭小有限的当下的拓展。如果说,我们不懂的,在前人那里寻得答案,从而我们了解历史,少走过多弯路。如果在表达中,能旁征博引,在时间的流里纵横驰骋,那么,不仅是作品本身有了一种穿梭感,会有贯通古今的觉悟与透彻,作为生命主体的我们,生命也获得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五、文化味
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的基因。就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我们以儒家正统思想为指导,已经走了多少岁月了,在现代文明的洗礼下,有些传统的东西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但无论如何变,如何新,我们的叫做文化之根的东西不能有任何的改变,比如,过去的读书人奉行“修、齐、治、平”的目标,我们今天依然可以作为自己的人生动力,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却打开人生新的篇章。而在表达上而言,文化的精髓应该是我们的强大的理论依据,像仁、义、礼、智、信,我们是不能丢的,随时拿出来比照我们正在思考或是谈论的事物,从而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也让这些民族文化的光辉照亮我们的人生路。这些文化因子,既要活在我们的笔端,更要活在我们的行动之中。
六、哲学味
哲学,是人类伟大智慧的结晶,它有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以为中国文学史上做得最好的是苏东坡,这位伟人的精神在今天依然闪光,就是因为他悟透了宇宙间的生死、得失、大小、动静、长短的奥秘,以至于内心品尝到的是空明、是畅达,这是渺小人生本身不可能承载的一切东西,但他都能一肩担起,还轻松地跳跃在了宇宙的洪流之中,人生终于获得了大境界。而在高中生这里,哲学的思想完全可以生活化、简单化——那就是天无绝人之路的信仰,那就是在无路可走时,能把持一份通达、开朗。我们要的是生活的哲学,那就是在能进时积极上进,不能进时明智地退守。这在表达中怎么衡量,主要就是胸中有丘壑,而在论题中能有足够的辩证,一辩证就会增加文章的纵深度。
总结:一切素养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足够的人文积累,教师除了落实这些维度,还要努力创造利于学生积累的环境与条件。这样顺着思维这条攀援路径,才能最终摸到属于自己的思想之瓜。
- 【发布时间】2015/5/3 17:06:13
- 【点击频次】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