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职高财务会计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职高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贯彻以实验为指导,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注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而且要在教学中理清教学要点,教学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职高财务会计课;教学效率;提高
职高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贯彻以实验为指导,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注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而且要在教学中理清教学要点,教学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一学以致用,明确学习目标。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在会计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验会计问题。会计产生于社会实践,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计,走向社会用会计。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与钱打交道,每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经营单位。每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会计”。于是我鼓励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简单的收支明细核算,使学生体验到家庭理财的意义,也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明确所学专业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职高三年的学习中。
从教学设计入手,设计现代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中职特点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加大财会实践课程比重由于财会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财会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财会专业毕业生不断更新财会知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建立多层次的财会实践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财会实践课程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财会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
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现代的教育实践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如在讲解会计六大要素中的负债概念时,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向企业,我就用生活中的“拉饥荒”来比喻。又如讲解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时,用中药房抽屉及其标签来帮助学生区分。会计账户如同抽屉,有一定的格式,用来摆放“会计信息”,而会计科目如同抽屉上的标签,是为了“写明会计信息的名称”。恰当比喻生动形象,学生很容易理解。再如讲解资产和权益时,将其比喻为手心和手背,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资产说明资金的运用情况,而权益说明资金的来源情况,资产和权益在数量上必然相等。这样讲解清晰明了,生动直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职高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应届或往届初中毕业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文化知识普遍薄弱,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掌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把握授课尺度,结合每节教学内容,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如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问学生:我们按要求认真地登记账簿,是不是就能绝对杜绝错误发生呢?回答: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实际的,由于种种原因,账簿登记有时仍然会出现错误。接着,我们学习第五章中的错账更正方法。查找错账有哪些简便有效的技术方法?在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中,发现错账该怎么办?错账更正的方法有几种?让学生不停地思考,不断地解决问题,最后教师通过总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容易理解并加深记忆,同时教师也节约了讲解和板书时间,加大了课堂教学内容。例如,讲解会计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方法时,我精心制作课件,一步一步地演示,让学生明白填写规则、填写位置和顺序、数据的来龙去脉等,把抽象、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案例分析,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精心设计和灵活选用各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注重实践,训练学生专业技能。《基础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注重课堂的实践教学。根据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实践训练环节采用了三种形式训练学生。一是随堂训练,教师边教,学生边学、边练,做到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二是单项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按《基础会计》教材的各章节,按习题集的要求,逐章逐节地加强学生的实际训练。如讲第四章会计凭证时,掌握会计凭证的内容后,指导学生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三是综合技能训练,在《基础会计》课程全部结束后,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实践训练。通过训练,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独立完成一个会计循环。通过三个环节的实践训练,让学生亲手主动操作,边学边实践,使知识性和技能性融为一体。
对于职高财务会计课的教学,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佳的发展。
关键词:职高财务会计课;教学效率;提高
职高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贯彻以实验为指导,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注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而且要在教学中理清教学要点,教学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一学以致用,明确学习目标。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在会计教学中就必须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验会计问题。会计产生于社会实践,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计,走向社会用会计。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与钱打交道,每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的经营单位。每一个家庭需要一个好的“会计”。于是我鼓励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简单的收支明细核算,使学生体验到家庭理财的意义,也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明确所学专业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职高三年的学习中。
从教学设计入手,设计现代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中职特点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加大财会实践课程比重由于财会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财会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财会专业毕业生不断更新财会知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建立多层次的财会实践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财会实践课程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财会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
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现代的教育实践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如在讲解会计六大要素中的负债概念时,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向企业,我就用生活中的“拉饥荒”来比喻。又如讲解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区别时,用中药房抽屉及其标签来帮助学生区分。会计账户如同抽屉,有一定的格式,用来摆放“会计信息”,而会计科目如同抽屉上的标签,是为了“写明会计信息的名称”。恰当比喻生动形象,学生很容易理解。再如讲解资产和权益时,将其比喻为手心和手背,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资产说明资金的运用情况,而权益说明资金的来源情况,资产和权益在数量上必然相等。这样讲解清晰明了,生动直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职高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应届或往届初中毕业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文化知识普遍薄弱,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掌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把握授课尺度,结合每节教学内容,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如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问学生:我们按要求认真地登记账簿,是不是就能绝对杜绝错误发生呢?回答: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实际的,由于种种原因,账簿登记有时仍然会出现错误。接着,我们学习第五章中的错账更正方法。查找错账有哪些简便有效的技术方法?在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中,发现错账该怎么办?错账更正的方法有几种?让学生不停地思考,不断地解决问题,最后教师通过总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容易理解并加深记忆,同时教师也节约了讲解和板书时间,加大了课堂教学内容。例如,讲解会计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方法时,我精心制作课件,一步一步地演示,让学生明白填写规则、填写位置和顺序、数据的来龙去脉等,把抽象、枯燥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案例分析,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精心设计和灵活选用各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注重实践,训练学生专业技能。《基础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注重课堂的实践教学。根据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实践训练环节采用了三种形式训练学生。一是随堂训练,教师边教,学生边学、边练,做到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二是单项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按《基础会计》教材的各章节,按习题集的要求,逐章逐节地加强学生的实际训练。如讲第四章会计凭证时,掌握会计凭证的内容后,指导学生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三是综合技能训练,在《基础会计》课程全部结束后,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实践训练。通过训练,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独立完成一个会计循环。通过三个环节的实践训练,让学生亲手主动操作,边学边实践,使知识性和技能性融为一体。
对于职高财务会计课的教学,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佳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15/5/31 11:45:01
- 【点击频次】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