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自主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

 

【作者】 史兰芳 王玉顺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北关街办东夏庄小学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主探究学习,是教师立足于“导”,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主动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难释疑,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一种以达到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目标的教学途径。学生通过主动预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运用、评价体会等一系列活动安排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探讨中提高水平、体验成功。其特征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自愿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这种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方法还能留给学生更多阅读思考的时间;质疑想象的空间;探索发现的机会;交流展现的舞台。下面,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课堂实效性方面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课堂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案,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如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多维动画、教学视频等声像同步,既可再现人们生活场景,使人身临其境,又能营造出多种有利于教学的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大胆的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主动自觉参与,积极尝试探索,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循序渐进,体会验证结果,不断地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二、独立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核心
  学生要探究新知,达到问题解决,就必须有科学的态度与探索精神。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推测联想,质疑问难,提出问题并发表不同的意见,不要急于得出结论和圆满的答案,要给学生以探究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偏见或误差时,要引导学生及时地发现问题,自行矫正。把机会留给学生,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新知,当学生按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时,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能促使他们继续不断地自觉自愿主动探索新知,学习过程步入良性循环,学习兴趣倍增,学习劲头更足了。
  三、合作交流、总结提炼是自主探究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为了达到对新知的共识,都有想与别人说说的愿望。这时,就要进行更广泛地相互交流讨论阶段。学生在班集体中轻松愉快地交流知识,不但吸取着各种丰富的营养,还树立了集体协作学习的意识,学会了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实现了学习的优势互补,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了合作学习的技能,交往沟通能力提高的同时,增进了友谊,深化了知识。此时,老师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进行总结提炼知识点,并全面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以此来验证学生的思维结果并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知识点。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几乎总是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合作交流、总结提炼其目的是实践运用,根据学生所学到的新知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运用迁移规律进行探索新知。
  四、自主探究还需注重评价体验
  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性、民主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及其成果的体现。因此,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体验,既要对学生在以上环节中表现的各种品质进行评价,以获得主动探究情感的体验,又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提炼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有效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一方面,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全体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参与教学过程,主体精神得以充分体现:通过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以及师生、生生间的互交互动、合作学习,使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爱听愿讲会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真正达到了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以引导者、鼓励者、点拨者的身份出现,运用多种组织形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视自己为班集体的一员,面向全体学生,把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学习,传承知识,培养能力。这样师生相互接纳,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教得生动活泼,学的兴趣盎然”的氛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凸显,素质教育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 【发布时间】2015/5/31 11:47:13
  • 【点击频次】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