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班干部培养的实践策略探寻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支撑。作为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创新策略,采取多种措施,让他们有效地参与到建设中来,成为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班干部 培养 班级建设 实践策略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优秀班主任离不开众多优秀班干部的大力支持。我们知道,班干部是班主任班级建设的得力助手,是沟通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桥梁和纽带,起着中介与传递作用。大凡有经验的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和发展,都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工作能力强、能独立工作的班干部队伍。因此,在大力创建学风浓、班风正的优秀班集体活动中,我们必须加强班干部的培养,以此开创班务工作新局面。
一、慎重选择,合理组建
班干部是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而这些作用的发挥,不是每人都能做到的。人因个体差异决定了班干部需要慎重选择。也就是说选好班干部是快速有效培养的前提,也是合理组建班干部队伍、正确使用班干部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具有这种意识和高度认识。实践中,我们要把好“五个原则”,一是思想关,要求班干部人员必须思想素质好,服务意识强,能吃苦耐劳;二是能力关,不仅学习优良,是同学学习楷模,而且具有良好的管理潜质,能独立组织活动开展工作;三是性别关,要做到有男有女,合理搭配,不能因为女生工作细心、管理负责而尽让女生担任“要职”;四是学科关,有文有理,尽量做到各个学科的优秀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为民主管理、共商协作奠定基础;五是坚持民主选举关。班干部是群众的代表,是学生的依赖,必须得到同学的大力支持。所以,班干部的来源应是公开的学生的“举手杆”或“赞成票”,得到民主的大力拥护。只有把好这五大原则,才能为我们优秀班干部队伍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倍加关爱,充分信任
教育就是爱,培养“左右手”更需要关爱,爱是他们丢下包袱、放开手脚开展工作的勇气,是他们在处理班级事务中碰壁的情感修复剂。作为班主任,要思想上、情感上关爱他们,提高他们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并且教给他们一定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以便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所担负的工作。不仅要关爱,更要信任。这其实也是一种爱。在实践中,我们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相信他们能力,尊重他们人格,使他们感受到信任和尊重。在安排工作时,班主任只做原则上的指导,放手让班干部独立开展工作,给他们一定的工作自主权,不要事必躬亲,对班干部的工作不要管得过细、过多、过死。他们有了自主管理平台和空间,就会更加主动和积极,为建设优秀班级出力献策。
三、及时检查,注重指导
及时检查是良好的督导手段,是有效管理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班干部虽然有带头落实的作用,但毕竟人小,缺乏持久的自我管理动力,需要我们及时检查加以催促。因此,我们在布置工作时,不能只听雷声,不见雨点,要做到及时跟踪、检查督导,让学生形成一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班级要办的事,学校要传达的通知,都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落实。
四、搭建平台,施压担子
管理能力不是赋予权利就能提高的,还需要实践平台反复锻炼。实践中,我们在协调班干部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同时,还要通过活动,搭建平台,给班干部施压担子,使之得到有效锻炼培养。实践证明,这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他们是有能力管好学生班级的。这里的关键是班主任应注意及时帮助他们发现班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他们既不能包办代替,又不能撒手不管。要抽出时间专门研究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帮助他们在学生中尽快树立威信,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不过,这需要我们还要做好一件事,就是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有心人”,不能只为管理而荒了学业。
五、授予方法,教会处理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班级虽是一个小且单纯的集体,但仍需要多种管理策略。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管理能力有限,还需得到有效培养。这需要我们班主任授予方法,教给班级管理的处事艺术,才能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正确处理班级事务和开展日常工作。当然,班级管理策略很多,方法也因人、因班而异,但我认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这一点不能少。这既是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干部获取威信的有效策略。实践中,需要班干部对同学一视同仁,处理问题要公平合理,再就是干部要从严要求自己,学会自我管理,要求别人做的,必先自我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是对同学的实际教育。
六、注重总结,互相促进
总结,盘点工作得失也是提高管理能力的重要方法。班主任要有效调动班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要注重总结工作,以找出不足,明确下阶段工作努力方向。可以总结的平台很多,工作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谈心等活动都能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在交流中,班主任要让他们现身说法,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评述,并提出自己还存在的不足,再提出完善措施,然后与其他班干部再交流。这样可使学生从不同的同学身上学到一定的工作方法,从而完善自己,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相互启发,共同促进的目的。在总结交流中,个别学生可能会因为完成效果较好而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班主任要及时发现,适时组织班干部进行教育学习,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对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误,也要通过耐心谈心活动加以指出,使他们掌握方法和处理事务技巧,以便尽快做好本职工作。
当然,要培养优秀班干部,还需要更多策略与方法,但我们只要有这种意识和准备,相信就会大批素质优良、管理才能较好的班干部站出来,成为我们优秀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但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必须爱心当道,信任有加,通过“帮、扶、放”逐渐培养。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干部工作艺术[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权国,班级管理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8。
[3]杨浩然,班主任关于班级管理的感想[J].21世纪中学生作文,2009.1。
关键词:班干部 培养 班级建设 实践策略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优秀班主任离不开众多优秀班干部的大力支持。我们知道,班干部是班主任班级建设的得力助手,是沟通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桥梁和纽带,起着中介与传递作用。大凡有经验的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和发展,都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工作能力强、能独立工作的班干部队伍。因此,在大力创建学风浓、班风正的优秀班集体活动中,我们必须加强班干部的培养,以此开创班务工作新局面。
一、慎重选择,合理组建
班干部是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而这些作用的发挥,不是每人都能做到的。人因个体差异决定了班干部需要慎重选择。也就是说选好班干部是快速有效培养的前提,也是合理组建班干部队伍、正确使用班干部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具有这种意识和高度认识。实践中,我们要把好“五个原则”,一是思想关,要求班干部人员必须思想素质好,服务意识强,能吃苦耐劳;二是能力关,不仅学习优良,是同学学习楷模,而且具有良好的管理潜质,能独立组织活动开展工作;三是性别关,要做到有男有女,合理搭配,不能因为女生工作细心、管理负责而尽让女生担任“要职”;四是学科关,有文有理,尽量做到各个学科的优秀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为民主管理、共商协作奠定基础;五是坚持民主选举关。班干部是群众的代表,是学生的依赖,必须得到同学的大力支持。所以,班干部的来源应是公开的学生的“举手杆”或“赞成票”,得到民主的大力拥护。只有把好这五大原则,才能为我们优秀班干部队伍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倍加关爱,充分信任
教育就是爱,培养“左右手”更需要关爱,爱是他们丢下包袱、放开手脚开展工作的勇气,是他们在处理班级事务中碰壁的情感修复剂。作为班主任,要思想上、情感上关爱他们,提高他们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并且教给他们一定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以便使他们尽快地适应所担负的工作。不仅要关爱,更要信任。这其实也是一种爱。在实践中,我们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相信他们能力,尊重他们人格,使他们感受到信任和尊重。在安排工作时,班主任只做原则上的指导,放手让班干部独立开展工作,给他们一定的工作自主权,不要事必躬亲,对班干部的工作不要管得过细、过多、过死。他们有了自主管理平台和空间,就会更加主动和积极,为建设优秀班级出力献策。
三、及时检查,注重指导
及时检查是良好的督导手段,是有效管理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班干部虽然有带头落实的作用,但毕竟人小,缺乏持久的自我管理动力,需要我们及时检查加以催促。因此,我们在布置工作时,不能只听雷声,不见雨点,要做到及时跟踪、检查督导,让学生形成一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班级要办的事,学校要传达的通知,都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落实。
四、搭建平台,施压担子
管理能力不是赋予权利就能提高的,还需要实践平台反复锻炼。实践中,我们在协调班干部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同时,还要通过活动,搭建平台,给班干部施压担子,使之得到有效锻炼培养。实践证明,这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他们是有能力管好学生班级的。这里的关键是班主任应注意及时帮助他们发现班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他们既不能包办代替,又不能撒手不管。要抽出时间专门研究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帮助他们在学生中尽快树立威信,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不过,这需要我们还要做好一件事,就是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有心人”,不能只为管理而荒了学业。
五、授予方法,教会处理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班级虽是一个小且单纯的集体,但仍需要多种管理策略。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管理能力有限,还需得到有效培养。这需要我们班主任授予方法,教给班级管理的处事艺术,才能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正确处理班级事务和开展日常工作。当然,班级管理策略很多,方法也因人、因班而异,但我认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这一点不能少。这既是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干部获取威信的有效策略。实践中,需要班干部对同学一视同仁,处理问题要公平合理,再就是干部要从严要求自己,学会自我管理,要求别人做的,必先自我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是对同学的实际教育。
六、注重总结,互相促进
总结,盘点工作得失也是提高管理能力的重要方法。班主任要有效调动班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要注重总结工作,以找出不足,明确下阶段工作努力方向。可以总结的平台很多,工作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谈心等活动都能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在交流中,班主任要让他们现身说法,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评述,并提出自己还存在的不足,再提出完善措施,然后与其他班干部再交流。这样可使学生从不同的同学身上学到一定的工作方法,从而完善自己,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相互启发,共同促进的目的。在总结交流中,个别学生可能会因为完成效果较好而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班主任要及时发现,适时组织班干部进行教育学习,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对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误,也要通过耐心谈心活动加以指出,使他们掌握方法和处理事务技巧,以便尽快做好本职工作。
当然,要培养优秀班干部,还需要更多策略与方法,但我们只要有这种意识和准备,相信就会大批素质优良、管理才能较好的班干部站出来,成为我们优秀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但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必须爱心当道,信任有加,通过“帮、扶、放”逐渐培养。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干部工作艺术[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2]李权国,班级管理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8。
[3]杨浩然,班主任关于班级管理的感想[J].21世纪中学生作文,2009.1。
- 【发布时间】2015/5/31 13:41:17
- 【点击频次】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