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自觉践行的学习习惯

 

【作者】 朱汉芬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南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巨大的课外阅读任务,只有阅读主体自觉践行才能有效达成。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使其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自觉行动,成为一种强大的自我内驱,才能真正“得益于课外”,实现语文素养又好又快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学习习惯  培养
  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义务,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甚至在拓展视野、积累文化、陶冶情操、培养语感、健全人格、发展思维方面比课堂更有积极意义。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新课标对此就非常重视,不仅指出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145万字,还列出了优秀诗文背诵篇目---180篇。这样巨大的课外阅读任务,如果仅靠教师要求而非学生自觉,那这个目标根本就无法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我认为着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自觉成为阅读主体,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内需,成为一种习惯,那就能有效地解决此问题了。但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还未养成,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加以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后来他又补充到:“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在没有老师督促的课余时间里,学生能不能进行课外阅读,读出成效,全靠学生自觉,全靠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驱使。所以,我们应多措并举,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课余生活新常态,有良好习惯作为内驱动力而自觉践行。
  一、培养多读的习惯
  唐代诗人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老也说到:“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都强调了读书的作用。鲁迅也有一句读书精典名言:“读书如蜜蜂酿蜜一样,采过许多花粉才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当然,读的方式也要多种,如朗读、默读、速读、精读、浏览读等,不能拘于一种方式,要根据需要选择读的方法,最常用的还是默读,速度快才能完成大量的阅读要求。另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要长期引导学生博览群书,读好书,并从中汲取精神食粮。
  二、培养计划阅读的习惯
  象一口不能吃个胖子一样,阅读也需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这就要求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课堂学习需要,有计划地制定阅读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和学期计划,分步骤地把阅读规定篇目和诗文背诵要求进行落实。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没有计划读书习惯,总是被动地在读书,需要教师督促。这与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也与学生没有计划做事的习惯有关。作为奠基的阅读教学,我们可引导学生以课外阅读为载体,培养学生计划读书习惯,尽量把阅读总任务分解到一天或一段时间内,做到难度分解,数量分解。只有这样,阅读任务才能保证在计划时间内完成。
  三、培养质疑阅读的习惯
  学起于思贵有疑。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但现行学生往往嘴过不留声,不但没有深刻理解,连基本感知都存有困难。不是因为他们思维能力差,而是根本就没有质疑阅读,质疑文本,只是把无声文字语音化了或者做了一次“扫描”。因此,我认为要提高阅读效果,必然要培养学生质疑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不论是疑难之处、精彩之处还是无疑之处都要思,都要融入思维,在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中获得阅读理解,收到阅读成效。
  四、培养动笔学习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我们优良传统。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动笔学习的阅读习惯。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动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还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到:“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比较浮泛;写下来就非有条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在读书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写提纲、做批注的动笔方法,随时记下自己读书所得或心得体会,写出态度和观点。圈画,就是在所读的书上做标记符号。
  五、培养积累的习惯
  著名诗人郭沫若曾说道:“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意思是说胸中藏有万千个词汇凭你使用,即使笔下有千钧重,但写作起来也能挥洒自如。那怎样才能“胸藏万汇”?这就需要积累。课外阅读为积累提供了肥沃土壤,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宝藏。我们要引导学生广积精累,不但要积累优美词句,美文段落,还要阅读所得,如笔记、摘抄、体会、剪报等等。只有这样,方能为日后写作和口头表达提供良好素材。正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铢积寸累,集腋为裘”一样,需要由量变到质变,才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积累到一个本子上不等于就完成积累要求了,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对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进行思维存储,以便随时调用。
  总之,我们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把课外阅读当作学习的必修课,引导学生高度重视,自觉把课外阅读纳入到日常生活的课余时间内,成为每日践行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教师的课外阅读教学的任务才能有效进行,取得良好效果,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格,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08.10。
  [2]温儒敏,忽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就只是半截子[J].课程·教材·教法,2012.1。
  [3]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J].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10。
  • 【发布时间】2015/5/31 13:58:29
  • 【点击频次】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