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地理课程中插图的作用与应用

 

【作者】 次仁拉姆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一、让学生熟练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包含的内容很多,它不仅有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地理名称、数据、景观等等,而让学生去认识这些东西,就必须使他们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如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地面高低起伏的知识等。正确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对每一个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对地图基本知识的教学应该强化,并贯彻到以后的教学中,并且应该讲得更加详细,而不仅仅的是简单的一代而过,因为它是读图的前提条件。其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地面高低起伏这个知识点,学生较难理解。主要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所见的地表形态都是立体的,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表的起伏都是通过平面内的等高线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把立体空间转化为平面,牵涉到作图、透视等方面的知识,我认为这些知识应该适当做一些简单补充,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多拿实际地形跟地图做比较,或者用塑料泡沫做一些地形的模型,让学生自己对着模型作出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二、让学生掌握记图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这样能帮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总结地图的记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1、明确目的,重复记忆
  由于各种原因,课本(地图册)中的地图,往往是多种地理事象的综合,一图多用。因此,读图时要善于从图中抓住需要记忆的最主要的东西。明确记忆意图,有目的有重点地记忆。例如《世界地图册》中的各大洲图,它集位置、政区、地形、水系、城市等地理要素于一图,没有目的地去泛读一遍,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效果不理想。想什么都记住,结果什么也没记住。若是分清主次,强化重点去记忆,结果就大不相同。要想记住地形,在非洲图中只要找出“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和“撒哈拉沙漠”等地形区的位置和范围,那么不仅非洲“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不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地形特征容易记住,而且这些地形区也难以遗忘。
  2、巧用地图,比较记忆
  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比较才能突出不同地理事象的共性和个性。在地理学习中,巧用地图,进行比较记忆,形象直观,效果明显。对照地图,观察南美洲三种地形的分布,并且来与北美洲地形比较:西部都是高大的山系,东部都为低矮的平原和高原(山地),这两洲相似的地形特征跃然图上。而北美洲高原(山地)、平原基本南北纵列分布,南美洲高原、平原基本呈纬向平行相间分布的不同地形表现也会深深地刻在脑海之中。
  3、借助地图,联想记忆?
  地理知识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相关联系,地理联想是理解、识记的途径与回忆线索。联想的方式途径很多。例如:从图中看到印度乞拉朋齐的位置面临西南季风多地形雨,而联想到我国火烧寮多地形雨的位置特点;面对北美洲地形图了解其“两边高、中间低,山地高原主要集中在中部”;看到热带雨林的常绿高大植物和猿猴、犀牛、鳄鱼等景观,可以联想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看到大西洋洋流图而联想到太平洋洋流系统等等。借助地图,通过联想,不仅掌握了新学的地理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巩固原来学过的知识,使之记忆得更加牢固。
  4、图文转换,理解记忆
  抽象复杂的地理关系,单靠综合性的语言文字记忆是困难的,借助各种图表来理解和记忆就比较容易了。课本中对“无霜期”的描述是:“从头一年秋季的初霜到第二年春季终霜,这一段时期称为霜期。除掉霜期,一年中其他的时期就是无霜期”。假若设计以下图表来理解记忆,就容易多了。
  三、让学生学会分析地图
  首先要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读图的根本。只有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只有对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只有对图例和注记的正确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能帮助学生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读图的顺利和正确。其次要明确任务,引导读图,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如:讲述“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先让学生观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进一步引导分析两要素之间的关系,季风环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
  四、培养绘图能力,提高用图水平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动手操作的环节,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是目前地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绘图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面,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等。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学生在看、画、听的过程中,思想集中,提高了绘图能力,记忆效果好,知识巩固率高。
  五、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阅读地图前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所提要求应从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树立起信心。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图、绘图等可在图中感悟地理事物,在图中感知地理信息,并通过读图,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地理事物的思想感情。掌握地图是学好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只要学生能做到经常读图、用图,就会逐步掌握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习会变得轻松而有滋味。
  • 【发布时间】2015/5/31 14:01:48
  • 【点击频次】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