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作者】 李 涛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育才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新教学理念下,教师地理课堂教学应突出三点,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教学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理念和力求学习方式的优化的教师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探讨新课程的教学特点(即内容活化、创新的教学过程;学生思考、体验的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发展的教学过程)和必须探讨构建与教学过程相应的教学设计。我经过近几年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实践,觉得在信息技术整合地理教学过程中,能更好体现新课程理念,并摸索出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建构
  从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看,不少地理原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规律等)比较抽象,且具有空间、时间跨度大,区域性、综合性强,反映地理演变过程的内容多等特点。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情境,学生是很难完成对这些地理原理性知识的建构。
  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教学情境的作用,应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成果,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并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的有关地理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地理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地理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
   地理知识通常有许多抽象的文字、死板的图和符号组成。这使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了兴趣。而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视频。形象性语言形象生动有趣,也能够使抽象的地理事象变得具体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因此,它们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三、引导学生广泛收集以网络信息资源为主的学习资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新教材,从其结构看,每课内容相对完整,自成一个小专题,十分有利于组织探究性教学;从教材内容看,一方面,各单元都注重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程分析,不直接给出结论,启发学生通过探究分析,自己得出结论;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发动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Internet 等信息海洋中搜集大量的最新资料,探索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不仅使一些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新教材难教”的困惑迎刃而解,并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搜集资料、自主探究的过程也应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协作过程,在学习和探索的主题确定之后,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在学生进入学习和探索的起始阶段,教师应首先以一定形式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和任务,以保证学习过程的针对性、方向性和学习结果的实效性。
   2.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每3——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各小组研究和搜集资料的方向,依据学习内容特点进行组织分工。
   3.指导、帮助学生搜集资料。在学生进行搜集资料之前,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主要是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等,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和获得资料的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料、网络资源等’。
   4.搜集以网络为主渠道的信息资料。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决定取舍、深化理解所学知识的过程。
  四、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策略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在新课程理念要求下,运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其目的是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无论采用哪种教学设计,采用何种课件最为重要,它关系到教学过程实施的成败。因此课件制作和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遵循教学性原则,即围绕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表现形式;遵循控制性原则,即课件要有良好的操作界面、良好的交互性、容错性、操作简便灵活,便于控制;遵循简约性原则,投影的画面要符合学生视觉心理,布局突出重点,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在色彩、音响、内容的切入、退出、运动设计上应简约;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原理要正确、细节要深化,允许夸张但力求准确;遵循艺术性原则,尽量使画面美观、逼真、流畅、实现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
   2.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在整合过程中,符合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但与传统教学相比,传统教学优点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及时肯定、认同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是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成绩,提高学习积极性。但整合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降低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于缺乏自控力的学生是低效率的,网络使用很容易造型横学生的“信息迷失”,无法专心学习。因此运用网络教学设计时,要求教师有控制学生和观察学生能力(班容量大的更应加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使全体学生能高效率的完成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设计要求。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理论指导实践的今天,信息技术的新观念、新理论也将日新月异,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改的核心问题。如何在新环境下探究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对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来说有着刻不容缓的责任。
  • 【发布时间】2015/5/31 14:02:09
  • 【点击频次】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