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影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董传兵

【机构】 四川省高县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影视作品是一座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可见,影视资源已被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利用与开发。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影视教学,有助于增强历史课的直观性、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活跃历史课堂教学,强化历史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费尔南·布罗代尔说“好的历史剧对于历史教育或历史教学所产生的作用,往往胜过好书。”所以,借助影视资料辅助历史学习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影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教法必须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必须灵活多样,教学内容必须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影视资源具有形、声、色、情、意相结合的特点,可以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深深的震撼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心里的共鸣与感悟,让学生乐于去接受和思考,从而达到“乐知、乐学”的目的。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培养最佳时期,恰当地利用历史题材影视资源中触发学生兴趣指向的“兴奋点”,一定会赢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如讲授“1787宪法”内容时,就播放了美国总统小布什的一段演讲:“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然后让学生思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比令人炫目的科技和浩瀚的经典著作更为珍贵、而且能将统治者驯服的东西是什么?能将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的总统关进去的笼子是什么?美国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其繁荣、强盛引领世界潮流的众妙之门在哪里?以美国总统的话直入主题,以一连串的设问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强化知识记忆,突破重点难点。
  叶永广老师指出, “影视信息视听兼备,声形并茂,能将学生的视觉、听觉充分调动起来参与学习,往往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历史知识对青少年来说很遥远,内容难以想象,往往是死记硬背,学习效率难以提高。心理学家认为视听并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影视作品运用于教学过程可以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刺激,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能力,从而加深了他们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他们历史知识学习的效率和知识的保持。有次月考考了文革后恢复高考的时间,结果所有学生都做对了。我感到很惊讶,后来问学生什么原因,他们都说我放过电影《高考1977》,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教材重难点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影视资源作为教学媒体,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重现,栩栩如生的生动画卷把学生带入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如同身临其境,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有利于教材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有不少同学提出:当时中国的整体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北洋舰队装备也比较精良,为什么中国方面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呢?为此,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片段: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躲进威海卫;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和皇帝大婚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就不难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从中让学生掌握这样一个重点难点。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又起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3、养成情感态度,渗透价值观念
  新课程目标中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和培养。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方法,加深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在这一方面,影视资源的合理运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讲《伟大的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时播放电影放映《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片段,同学们很自然的就会对国共将士奋勇抗敌,舍身为国,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所震撼;又如讲《红军长征》时播放电影《长征》的片段,从中感悟到长征精神: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还可以推荐《小兵张嘎》、《亮剑》等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怀。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优异的道德品质。
  我们可以看到影视史学给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和好处。但并非所有的历史剧都可以拿来作为历史影视资源。即使是在教学中利用影视资源,也需要合理的组织和设计。在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并达到良好效果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二、影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选择性原则
  对于历史课程教学来说,涉及到教学的影视资源可以说是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但不一定所有的资源都能成为教学资源。对影视资源要加以整合、提炼,使这些影视资源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和价值。我们在选择影视作品时,首先要把握影视资料的真实性,更不能把一些戏说历史、大话历史、宫廷秘史等影视作品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其次,要选择一些健康的、符合主旋律的、思想性强的、制作精良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而选择一些娱乐性强的、格调低的影视作品。再次,必须对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加以甄别,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相承接的影视作品作为教学素材,这样才能告诉学生历史的真相。另外,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重难点来确定所需要的影视作品,确定在什么环节使用影视作品。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且不可随意地把它当做教学的一个环节。 
  2..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就是要做到适时、适量。适时即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影视作品。学生对有些课内容的不感兴趣或对老师的讲解 “昏昏欲睡”时,此时教师就应该利用影视作品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其由乏味转向兴奋,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适量是指在有限的一堂课里,所选用的影视作品数量要适宜,时间长度适中。一节课内观看的影视作品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如果过多的引用影视资源,反而会喧宾夺主,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尽量选择最形象、最快捷、最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影视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影响,获得最佳效果。
  3、真实准确性原则
  如今影视作品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有的甚至已经完全背离了历史与社会事实,即使是人们比较认可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也是经过了艺术加工、处理的。因此必须保证引用的影视作品内容真实、信息准确。一般“历史剧”有几类:“戏说历史剧”、“穿越戏”、“历史正剧”和纪录片。对于这四类“历史剧”,我们要区别对待,对于虚构情节的“戏说历史剧”、“穿越戏”尽量不用。如流行的《戏说乾隆》、《甄嬛传》等影视作品已经完全背离了历史的真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的谈资。另外一些人们比较认可的“历史正剧”《三国演义》等有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情况,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如《三国演义》官渡之战时曹军在吃玉米,要知道玉米是明朝时才从南美洲引进我国的。纪录片是对历史的真实描述和解释,教师可以放心选择符合本主题的记录片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因此,教师必须对历史影视作品加以甄别,选择真实准确的才能与教材内容相承接,才能告诉学生历史的真相,学生也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总之,以历史为背景的影视资源应用于历史教学,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把握好原则,服务于历史教学;只要我们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使其真正融入课堂;就会让影视资源在教书育人的作用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基于影视的历史教学一定能够促进历史学科的重新崛起,也一定能够推动历史学科的不断进步。
  • 【发布时间】2015/10/2 11:08:18
  • 【点击频次】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