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英语教学开课导入多样化

 

【作者】 杨学海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双星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开课导入虽然时间短暂,但意义重大,我们加强开课导入研究,就是要创新导入方式,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增添课堂魅力,使学生快速沉浸在开课学习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  开课导入  方式多样化
  开课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虽然短短几分钟,但意义重大,不仅能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最佳状态,还能对英语课文内容有个初步了解,“吊起”学生探索新知的胃口。俗话说“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教学必须加强开课导入,创新方式,讲究方法,以最优的方法优化导入,优化课堂,提升教的效率,提高学的效能。开课导入的方式方法很多,如何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需要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择优。
  一、运用直观教具导入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等手段导入教学。直观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加生动,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利用课本教材,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创设一种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生动、活泼。直观生动的课堂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师生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教和学的过程中来。
  二、运用激励提问导入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最常采用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灵活、简便、经济,也富有引导性,能促思益智。好的提问要有启发性、针对性、激励性,能切中新知实质,促进学生思维。但不是每一次提问都有如此效果,需要我们因时、因文、因人加以选择和研究,特别是作为开课导入的提问,更要注意针对性地激励,我们要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出新的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提问要能激起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运用多媒体导入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施,多媒体入驻课堂,与教学结缘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知道,多媒体就是多种教学媒体的交互集成,能把教学内容通过一定手段以不同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光、色、声、形的刺激下,获得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产生愉悦的学习心理。例如我在教《pollution fighters》一课时,先从网上找了许多有关污染的图片,有冒着黑烟的大烟囱;有马路上密密麻麻的车辆排放着废气;也有漂着垃圾,死鱼泛滥的河流;夜色中强烈的灯光下笼罩着的城市等等,我把这些图片制作了一张张幻灯片,还利用声音资料让学生听高分贝的噪音。然后我设计问题:What kind of pollution can you find? Since there is a lot of pollution on the earth, what should we do to fight against it? 原本学生对污染的了解还是比较麻木的,他们不关心身边的污染状况,这些触目惊心的音像资料使他们了解了地球上存在的污染现状,从而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的说:We should put rubbish into the rubbish bin, we shouldn’t throw it everywhere.也有的说: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new laws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还有的说:We should stop cutting down the trees, instead, 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 to fight against pollution.一时间,大家集思广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其中To plant more trees to fight against the pollution正好是课文的主题。老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建议后可以导入新课:Why should we plant trees? What good are trees?……这种直观形象的导入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很好的“激趣”作用。
  四、运用“旧知”导入
  这虽是一种传统,但意义重大,深受教师青睐。其方法就是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温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众所周知现行英语编排体系是螺旋式上升的,很多Topic都是在前一年级的课文中出现过,如:从预备年级的water到初一的sea water and rain water再到初二的water talk等等。我们可以利用课文的这种编排,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五、运用情境导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前景即“情境”相联的,在实际的情景下进行学习,可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好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求知欲,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情境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教师把需要解决的课题与各种情境结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设疑,在他们心理上造成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为完成新课任务达打好基础。教学情境的功能不仅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还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有效地改善教与学。
  导入只是一种教学活动的准备,不宜费时过多,切不可喧宾夺主。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应立即开始新课学习。总之,“导无定法”,英语课堂的开课导入既有学科自己的个性,也有所有学科的共性,需要每个英语教师做认真的择优与重组,才能让开课导入多样化、趣味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1]范钟灵,探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
  [2]黄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年。
  [3]陈小伟,浅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

  • 【发布时间】2015/10/2 11:08:43
  • 【点击频次】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