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基层初中生的数学水平

 

【作者】 朱晓兄

【机构】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初麻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数学,对很多基层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尤其是基础普遍差下的农村学生。如何提高基层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已成为一个基层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不仅涉及到数学知识的问题,还涉及到很多教育教学的问题。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基层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抛砖引玉。
        首先,我认为边远地区基层初中学生数学教育存在很多主观和客观问题。边远地区基层初中学校的各种资源分配不均匀,是客观原因。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师资力量,基层中学都远远不能和城市中学相提并论。而基础设施与师资力量是教育的硬件,硬件问题不解决,教育教学中就算付出再多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同时,因为师资力量的缺乏,师德和教师育人能力这些主观原因也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师资、教学设备、教学思想远远落后于城镇,再加上基层初中学生成份复杂,家庭环境差异较大,做为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就要清晰的了解摆在自己面前的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对症下药才可达到事半功倍。基层教育有很多令人无奈的地方,但是让基层孩子改变命运,让基层群众摆脱贫穷的首要途径依然是教育。我们是教师,不但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还要在更多的时候变不可能为可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所以,我们不能放弃,也因此,基层中学的数学教师任重道远,必须付出十倍于常人的努力才能取得些许成效。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而且基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不足,尤其是对数学问题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低下。那么该怎么解决数学阅读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鉴于当前基层学生没有太大的课业压力,因此可以适当增加阅读量,这种措施应该是硬性指标,并且要有针对性。做为数学老师应该给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数学阅读指导,激发他们的兴趣,从生活中挖掘问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此外还要让学生进行量的积累,从中寻找规律,转变思维,举一反三。这样,就可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原来的阅读能力差而不爱阅读,转变为愿意阅读,主动阅读。通过阅读关,就更要发挥教师的作用了,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阅读带来的乐趣,带着问题探究数学,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获得学生对数学应有尊重和正视。
        第三,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讨论、总结和综合思考的能力,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可利用优势。在新课程、新课标教育形势下,原来的教育模式很难适应教育规律,如果还用原来的那一套教育方法,是跟不上别人的脚步的。因此,在基层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以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让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开始新课时抽查学生预习和掌握知识点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上课讲解,这样不仅教师轻松,更能让学生得益。可以成立数学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习,教师充当指导的角色,引导他们正确思考。另外,应该定期考查,来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
        最后,我还认为可以从学生本身出发寻找答案,比如学生心理及思想动态。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不良的倾向,即关注学生。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冰冷冷的知识,还要“传道”,我认为,此“道”包含着天道和人道,暂且不论天道,就人道而言,这是教师必做的。同样,数学也不是一门冰冷冷的学科,而是一门充满着无限真理的学科。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起一种热爱数学,崇尚数学的理念。当一个人的内化做到很好时,自然会体现出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决定作用。比如,一个有亲和力,风趣幽默,知识渊博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并且学生对这个老师的课产生很大的兴趣,学的也会很认真。相反,如果一个老师态度不好,很容易体罚斥责学生,也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有放弃排斥这个老师的课。因此,老师注重师德,关注学生,顾及学生心理和感受特别重要。同时,初中学生正处于掩护自尊的时期,尤其是受到环境和家庭影响的基层初中学生,教师能否很好的处理师生关系,关系到是否能当一个好老师,这是让学生学好数学至关重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在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限制之下,教师应看清自己的责任、使命和前进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的独特而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关注到学生,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重。所以,提高基层初中学生的数学水平任重而道远,教师要时刻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更新思想,为基层教育做出贡献,奉献力量,实现人生梦想。
  • 【发布时间】2015/10/2 11:15:17
  • 【点击频次】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