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愉快教学法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要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做主人,就必须使之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表现出“我要学”动机欲望。而愉快教学法就是这一要求的“应运而生”。
关键词:小学美术 愉快教学法 实施 做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建构的主人。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只是“外因”作用,都必须引起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起作用。因此,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而愉快教学法就恰能起到这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全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美术教学,谈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
一、愉快教学法的兴起来源
愉快教学法,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或营造和谐愉悦氛围,在积极情境中让学生保持良好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而愉快学习、思考,获得美术素养发展。关于愉快教学法,古今中外都不乏教育理论家的精辟论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就说道:“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也提出“寓教于乐”理论:教寓乐中,乐为教存。苏霍姆林斯基所也这样说道:“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现代教育心理研究也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习是一件乏味之事。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和盎然的学习兴趣,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在愉悦感受中做学习的主人。
二、愉快教学法的实施缘由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审美能力,还能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科学实验证明,学习美术能使右半脑得到锻炼,这对于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受到良好美术教育的学生,观察事物就比较敏锐、细致、准确、完整,对形状的区别、明暗的判断、空间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较高,对他将从事社会职业有极大的好处,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挖掘人类的潜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都是实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美术学习没有引起学生重视,没有实用性也就感受不到学习乐趣。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探索美术教学新路子,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三、愉快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从愉快教学法概念可知,要在美术课中实施,我们必须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愉悦因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愉悦民主情境,让学生学有兴趣,践有动力。为此,教师须从下面几个着力进行。
(一)教态亲切自然,面带微笑教学。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综合反映,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效果。好的教态,特别是面带微笑的表情,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愉快,有心理自由感和安全感。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进而“信其道”。所以,我们要加强良好教态建设,即使是对待差生,我们也要以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学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创作欲望。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形象直观教学。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手段单一,枯燥乏味。在“班班通”工程实现的今天,多媒体入驻课堂,不仅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我们知道,多媒体集视频、音频、文字、图像、动画为一体,能把美术形象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如色彩绚丽的图像图元,逼真传神的动态文本、扣人心弦的声响效果,不仅能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感知,还能以新颖性吸引学生,激发创作欲望。
(三)重视过程辅导,让学生体验成功。辅导是教师对个别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而美术课的辅导更具有特殊意义,不仅辅导时间长,有20—25分钟时间,而且辅导对象多,很多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协助。所以,我们应高度重视辅导工作,让学生在教师辅导中获得帮助,获得成功,体验到美术学习乐趣,做美术快乐学习的主人。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为此,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尽快完成美术作品。在辅导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另外,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沉闷,学生兴趣容易低落,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使学生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还能起到优化课堂氛围的作用。
经实践证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不仅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做学习主人,还能提高学生创作能力,发展美术素养。值得强调的是,愉快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理念,具体操作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自己去创新,作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愉快教学法 实施 做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建构的主人。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只是“外因”作用,都必须引起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起作用。因此,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而愉快教学法就恰能起到这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全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美术教学,谈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
一、愉快教学法的兴起来源
愉快教学法,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或营造和谐愉悦氛围,在积极情境中让学生保持良好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而愉快学习、思考,获得美术素养发展。关于愉快教学法,古今中外都不乏教育理论家的精辟论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就说道:“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也提出“寓教于乐”理论:教寓乐中,乐为教存。苏霍姆林斯基所也这样说道:“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现代教育心理研究也表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兴趣,学习是一件乏味之事。通过教师的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的努力就能保持专注和盎然的学习兴趣,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在愉悦感受中做学习的主人。
二、愉快教学法的实施缘由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审美能力,还能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科学实验证明,学习美术能使右半脑得到锻炼,这对于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受到良好美术教育的学生,观察事物就比较敏锐、细致、准确、完整,对形状的区别、明暗的判断、空间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较高,对他将从事社会职业有极大的好处,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挖掘人类的潜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都是实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美术学习没有引起学生重视,没有实用性也就感受不到学习乐趣。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探索美术教学新路子,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三、愉快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从愉快教学法概念可知,要在美术课中实施,我们必须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愉悦因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愉悦民主情境,让学生学有兴趣,践有动力。为此,教师须从下面几个着力进行。
(一)教态亲切自然,面带微笑教学。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综合反映,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效果。好的教态,特别是面带微笑的表情,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愉快,有心理自由感和安全感。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进而“信其道”。所以,我们要加强良好教态建设,即使是对待差生,我们也要以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学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熏陶和教育。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创作欲望。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形象直观教学。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手段单一,枯燥乏味。在“班班通”工程实现的今天,多媒体入驻课堂,不仅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我们知道,多媒体集视频、音频、文字、图像、动画为一体,能把美术形象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如色彩绚丽的图像图元,逼真传神的动态文本、扣人心弦的声响效果,不仅能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感知,还能以新颖性吸引学生,激发创作欲望。
(三)重视过程辅导,让学生体验成功。辅导是教师对个别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而美术课的辅导更具有特殊意义,不仅辅导时间长,有20—25分钟时间,而且辅导对象多,很多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协助。所以,我们应高度重视辅导工作,让学生在教师辅导中获得帮助,获得成功,体验到美术学习乐趣,做美术快乐学习的主人。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为此,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尽快完成美术作品。在辅导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另外,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沉闷,学生兴趣容易低落,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使学生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还能起到优化课堂氛围的作用。
经实践证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法,不仅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做学习主人,还能提高学生创作能力,发展美术素养。值得强调的是,愉快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理念,具体操作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自己去创新,作进一步拓展。
- 【发布时间】2015/10/2 11:15:38
- 【点击频次】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