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作者】 田光霞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新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势如破竹,强势推进,优化课堂结构,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现在课改的主题,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导学为主线”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精彩展示,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已成现在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下面就如何打造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说一下我的认识和做法。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之所以低效,就在于一个“死”字。教师严守师道尊严,上课循规蹈矩,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如何把课本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活动重结论、轻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打造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让课堂“活”起来,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让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打造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信息平台-----精心编制导学案。以导学案为载体,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导学案,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学案编制主要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体现启发性原则,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编制好导学案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2、质疑、讨论、探究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法。课前学生自主预习,导学案在课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在问题指导下,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者讨论交流,并在学案上做相关记录,学生能自主学习的内容,教师绝不包办。疑难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交流,创设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的情境、机会,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就学生的质疑点,教师做好问题引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能与同学进行辩论。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心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造与主体性品质。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最终促成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从而形成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模式。
  3、利用好多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为多媒体教学有其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引导学生探究重点、难点问题上,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书量大的内容,如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填空题、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等,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从而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化难为易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是老师最好的教鞭。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充分利用评价的作用呢?首先老师要相信学生,我们的学生虽说不上是天才,但也决不是蠢才,教师放开您呵护的双手,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多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多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我们不必对学生要求过高,从学生与学习内容的实际出发,运用不同的形式,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去获取、去思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习组长对学生能及时恰当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精神上得到满足,受到鼓舞,产生兴趣,以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学习。
  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的差异,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只要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高效课堂的探索、打造之路不能一蹴而就,可谓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完善、提高。
  • 【发布时间】2015/10/2 11:22:50
  • 【点击频次】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