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扎实开展集体备课 提升校本研修实效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集体备课从明确任务入手,以扎实地过程引领为重点,以健全的制度和有效的组织管理为保障,以创设公平、宽松的研修环境为条件,以追求校本研修实效为目标。
关键词:明确任务 制度引领 追求实效
集体备课是备课组成员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任务、有场域氛围的教学研究过程。如果集体备课组织有序、引领得当,不仅是教师有效备课和高效教学的有力保障,而且是备课组成员开发潜能、共享资源、研修教学、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要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应从明确任务入手,以扎实地过程引领为重点,以健全的制度和有效的组织管理为保障,以创设公平、宽松的研修环境为条件,以追求研究实效为目标,把集体备课打造成教师校本研修的重要平台。
一、明确任务,有效组织
备课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研究、构思、设计、反刍的过程。教师集体备课就是教师的集体智慧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和不断升华的活动。因此,集体备课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要用目标引领方向,要用任务驱动进程。首先,要让教师懂得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要给教师提出明确的备课任务、备课目标、备课内容和备课要求,引领教师研究教学目标、咀嚼教材文本、实施学情分析、创设教学情境、预想教学方案、反思教学过程设计、提出疑难问题,让集体研究有的放矢。其次,要安排中心发言人,使中心发言人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有效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并发挥其在集体备课中的主导作用和引领功能。第三,要发挥好备课组长引领和组织的核心作用。备课组长既要调动中心发言人的积极性,激发每个成员围绕中心发言人所设预案中的教学目标、教材意图、教材结构、教学思路、习题设计进行积极讨论的热情,又要调动全体成员的创造性,让每个成员各抒己见、各出所想,促进思维碰撞,有效开发潜能,高效利用资源,不断提升智慧,为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与方法。第四,做好集体备课的后续工作。要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成果进行记录和整理,达到取长补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的目的。在集体备课中要力避照抄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要引领教师在二度个体复备中,针对自己所带学生的情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既充分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又按照教师的个性特点形成不同风格,达到目标一致、求同存异、各显特色的目的,使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就已“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案,胸中有课堂”。
二、制度引领,夯实过程
健全的集体备课制度,能使教师养成个人钻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广泛涉猎与主修教学相结合、从师进修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良好习惯。对集体备课进行科学引领,能增强教师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的内动力,能使教师在交流、碰撞、展示、体验中积累经验、启迪智慧、提升能力。有效进行集体备课的过程组织,能增强活动的有序性、规范性和针对性,能使教学准备与专业进修有机结合,提高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学校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活动在有可行计划、丰富内容、充分准备、组织运筹、骨干引领的前提下,办成所有成员运用平等话语权进行理念交流、观点交锋、思想交融的论坛,成为中青年教师展示成果的舞台,成为不同层次和经历的成员进行沟通的桥梁。
建立重过程、讲实效的集体备课制度,一要在组织建制上,按年级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组织。学校要提供书刊、网络资源、时间和环境保障,使其在三维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启发和共同探讨;二要在程序设计上,坚持“以个体备课和研修为基础,以集体研讨交流为平台,以在个体二度复备中求共性、显特色为目标”的发展性原则,使备课质量呈现阶梯式和递进式提高;三要在理念目标上,力求体现四个转变,即从“重教”向“重学”转变、从“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从“重一维目标”向“实现多维目标”转变,为最终达成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奠定基础;四要在组织管理上,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形成成果收集和成果建档制度,把集体备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使考核评价制度发挥应有的规范引导作用。
三、创设氛围,追求实效
以集体备课活动为平台的教师研修,不仅是教师专业与技艺的交流,更是备课组成员互相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探讨的机遇,让教师形成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体悟集体智慧的幸福与愉悦,生成团结奋进的力量。这种力量,能激发青年教师树立自信、奋发向上的热情和动力;能强化中年教师不断审视自我、检阅自我、挑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内驱力;能增强老教师不断战胜自我和战胜职业倦怠的愿望和勇气。因此,集体备课活动要在一定向心力的规引下灵活实施,既要有制度规范和任务驱动,又要因事、因时、因课灵活组织;既要让骨干教师发挥好引领作用,更要让中青年教师担当攻坚的任务,赋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和责任意识,激励他们乐于参与、富于创造、勤于探索、勇于展示、敢于反思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备课交流与专业研修中、在思维碰撞与心灵互动中、在互相理解和互相欣赏中,体味沟通的幸福与思辩的快乐,达到在身心愉悦中研修,在追求实效中发展。
关键词:明确任务 制度引领 追求实效
集体备课是备课组成员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任务、有场域氛围的教学研究过程。如果集体备课组织有序、引领得当,不仅是教师有效备课和高效教学的有力保障,而且是备课组成员开发潜能、共享资源、研修教学、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要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应从明确任务入手,以扎实地过程引领为重点,以健全的制度和有效的组织管理为保障,以创设公平、宽松的研修环境为条件,以追求研究实效为目标,把集体备课打造成教师校本研修的重要平台。
一、明确任务,有效组织
备课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研究、构思、设计、反刍的过程。教师集体备课就是教师的集体智慧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和不断升华的活动。因此,集体备课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要用目标引领方向,要用任务驱动进程。首先,要让教师懂得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要给教师提出明确的备课任务、备课目标、备课内容和备课要求,引领教师研究教学目标、咀嚼教材文本、实施学情分析、创设教学情境、预想教学方案、反思教学过程设计、提出疑难问题,让集体研究有的放矢。其次,要安排中心发言人,使中心发言人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有效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并发挥其在集体备课中的主导作用和引领功能。第三,要发挥好备课组长引领和组织的核心作用。备课组长既要调动中心发言人的积极性,激发每个成员围绕中心发言人所设预案中的教学目标、教材意图、教材结构、教学思路、习题设计进行积极讨论的热情,又要调动全体成员的创造性,让每个成员各抒己见、各出所想,促进思维碰撞,有效开发潜能,高效利用资源,不断提升智慧,为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与方法。第四,做好集体备课的后续工作。要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成果进行记录和整理,达到取长补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的目的。在集体备课中要力避照抄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要引领教师在二度个体复备中,针对自己所带学生的情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既充分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又按照教师的个性特点形成不同风格,达到目标一致、求同存异、各显特色的目的,使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就已“眼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案,胸中有课堂”。
二、制度引领,夯实过程
健全的集体备课制度,能使教师养成个人钻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广泛涉猎与主修教学相结合、从师进修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良好习惯。对集体备课进行科学引领,能增强教师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的内动力,能使教师在交流、碰撞、展示、体验中积累经验、启迪智慧、提升能力。有效进行集体备课的过程组织,能增强活动的有序性、规范性和针对性,能使教学准备与专业进修有机结合,提高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学校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活动在有可行计划、丰富内容、充分准备、组织运筹、骨干引领的前提下,办成所有成员运用平等话语权进行理念交流、观点交锋、思想交融的论坛,成为中青年教师展示成果的舞台,成为不同层次和经历的成员进行沟通的桥梁。
建立重过程、讲实效的集体备课制度,一要在组织建制上,按年级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组织。学校要提供书刊、网络资源、时间和环境保障,使其在三维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启发和共同探讨;二要在程序设计上,坚持“以个体备课和研修为基础,以集体研讨交流为平台,以在个体二度复备中求共性、显特色为目标”的发展性原则,使备课质量呈现阶梯式和递进式提高;三要在理念目标上,力求体现四个转变,即从“重教”向“重学”转变、从“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从“重一维目标”向“实现多维目标”转变,为最终达成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性课堂奠定基础;四要在组织管理上,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形成成果收集和成果建档制度,把集体备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使考核评价制度发挥应有的规范引导作用。
三、创设氛围,追求实效
以集体备课活动为平台的教师研修,不仅是教师专业与技艺的交流,更是备课组成员互相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探讨的机遇,让教师形成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体悟集体智慧的幸福与愉悦,生成团结奋进的力量。这种力量,能激发青年教师树立自信、奋发向上的热情和动力;能强化中年教师不断审视自我、检阅自我、挑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内驱力;能增强老教师不断战胜自我和战胜职业倦怠的愿望和勇气。因此,集体备课活动要在一定向心力的规引下灵活实施,既要有制度规范和任务驱动,又要因事、因时、因课灵活组织;既要让骨干教师发挥好引领作用,更要让中青年教师担当攻坚的任务,赋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和责任意识,激励他们乐于参与、富于创造、勤于探索、勇于展示、敢于反思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备课交流与专业研修中、在思维碰撞与心灵互动中、在互相理解和互相欣赏中,体味沟通的幸福与思辩的快乐,达到在身心愉悦中研修,在追求实效中发展。
- 【发布时间】2015/11/2 9:00:22
- 【点击频次】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