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英语教学要重视课标研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行业标准,教学也不例外。只有明确了标准这个东西,我们的教学行为才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才是符合基本规律的,才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才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
根据课标要求,我们的英语学习的开展要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练好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一定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外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获得听说读写和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关键词:课程标准,以人为本,育人,评价,合作探究
一、课程标准的理解: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英语又是高中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那我们教师要想知道如何开展有效的英语教学,就需要研究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高中英语课标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要求。要想研究到位,解读细致,必须首先了解课程标准的内容。
1.以人为本
英语新课程把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并将情感和策略列为课程的目标,充分体现了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们和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而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情感、有需求、有思维、有自主性的独立个体,有自己特定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学外语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把学生当成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同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育人为先
育人是新课程标准的主线,是其中最鲜明的理念。这和我们学校的理念是相一致的。在课堂设计上,不在围绕知识方面,而是让育人成为设计的灵魂,让课堂时时在育人,事事在育人。导入时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并勇敢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是育人。合作探究时,能够吸收别人的优秀的地方,听从别人的意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育人。点评时,侃侃而谈,落落大方,用英语传达内容,这是育人。拓展提升,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不同文化,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这是育人。所以,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英语课程要关注学生情感,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3.合作探究
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策略的七级目标是让学生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获取帮助,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和经验,能在课内外活动中积极用英语和同学交流。我们的“271”高效课堂的中心环节就是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在充分自主预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本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多元评价
课程标准中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全面和完整,不但没有忽视结果性评价,而且着重形成性评价。新标准认为,评价应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考试检测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评价机制应包括对课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检测等。我们平常的“271”高效课堂中的评价就符合标准,而且更为全面。我们会有自主学习的评价,有合作探究参与度的评价,有合作探究后展示结果的评价,有展示点评的评价,有巩固落实的评价,可以说,过程性评价无处不在。用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5.选修课程
设置选修课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开始选修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开设选修课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英语素养的形成,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英语可以开设的选修课程有很多种,有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欣赏类。我们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就是选修课程的内容。比如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让学生在欣赏英语影片的同时提高自己英语学习的兴趣,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培养他们的世界意识。
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教材是完成课程目标的途径和媒介。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的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这和我们学校要求老师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整合是相一致的。
教师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多读书,多思考,在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成长。
总之,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教材教法也不一定千篇一律,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激发兴趣、师生共同参加、平等沟通、达到情感交流才是目的。教师要打破常规,灵活并创造的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不合适的内容进行调整,从而更深层次上认识教材,使用教材并且通过生动的教学任务和活动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效率,使学生从根本上喜欢英语课,为日后的生活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课标要求,我们的英语学习的开展要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练好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一定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外语的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获得听说读写和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关键词:课程标准,以人为本,育人,评价,合作探究
一、课程标准的理解: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英语又是高中阶段外语教育的主要语种。那我们教师要想知道如何开展有效的英语教学,就需要研究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高中英语课标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要求。要想研究到位,解读细致,必须首先了解课程标准的内容。
1.以人为本
英语新课程把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并将情感和策略列为课程的目标,充分体现了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我们和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而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情感、有需求、有思维、有自主性的独立个体,有自己特定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学外语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把学生当成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同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育人为先
育人是新课程标准的主线,是其中最鲜明的理念。这和我们学校的理念是相一致的。在课堂设计上,不在围绕知识方面,而是让育人成为设计的灵魂,让课堂时时在育人,事事在育人。导入时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并勇敢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是育人。合作探究时,能够吸收别人的优秀的地方,听从别人的意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育人。点评时,侃侃而谈,落落大方,用英语传达内容,这是育人。拓展提升,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不同文化,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这是育人。所以,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英语课程要关注学生情感,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3.合作探究
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策略的七级目标是让学生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获取帮助,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和经验,能在课内外活动中积极用英语和同学交流。我们的“271”高效课堂的中心环节就是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在充分自主预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本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多元评价
课程标准中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全面和完整,不但没有忽视结果性评价,而且着重形成性评价。新标准认为,评价应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考试检测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评价机制应包括对课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检测等。我们平常的“271”高效课堂中的评价就符合标准,而且更为全面。我们会有自主学习的评价,有合作探究参与度的评价,有合作探究后展示结果的评价,有展示点评的评价,有巩固落实的评价,可以说,过程性评价无处不在。用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5.选修课程
设置选修课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开始选修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余地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开设选修课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英语素养的形成,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英语可以开设的选修课程有很多种,有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欣赏类。我们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就是选修课程的内容。比如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让学生在欣赏英语影片的同时提高自己英语学习的兴趣,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培养他们的世界意识。
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教材是完成课程目标的途径和媒介。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的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这和我们学校要求老师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整合是相一致的。
教师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多读书,多思考,在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成长。
总之,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教材教法也不一定千篇一律,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激发兴趣、师生共同参加、平等沟通、达到情感交流才是目的。教师要打破常规,灵活并创造的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不合适的内容进行调整,从而更深层次上认识教材,使用教材并且通过生动的教学任务和活动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效率,使学生从根本上喜欢英语课,为日后的生活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15/11/2 9:04:26
- 【点击频次】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