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我心目中的数学教学

 

【作者】 成 实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大石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数学是什么,认识不一,在日常教学中采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实施数学新课程,就是把新课标分阶段、分步骤,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有计划地落实到日常教学,让学生获得良好素养培养。
  关键词:是什么  教什么  如何教  数感  符号意识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生活的基本工具,因此掌握一定数学知识是现代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作为开展数学知识教育、提高未来公民数学素养的学校如何担当重任,是每个一线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用。那教师如何把这责任落到实处呢?就是要把党和国家的精神——新课标分阶段、分步骤,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有计划地落实到日常教学,让学生习得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创新思维。下面,我具体谈谈我心目中的数学教学。
  一、数学是什么 
  对于数学是什么的问题,古今哲人各有看法,仁者智者表述不一,但语言中都提到数学是数与形之间的各种模型结构,都是生活之物的映照,这说明数学源于生活,是生活经验的概括。今天我学习数学,理应让其回归生活,让数学在生活中找到对应,建立模型。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就能披上“生活”的外衣,真实可感,形象生动,学生就会感到学数学就是在学生活,长生活智慧,因为它的有用而倍感兴趣。然而现实中,人们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这种认识显然片面甚至错误,弱化了数学的功能。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新教材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我说数学是生动的、可感的、有趣的、适用的,学生是可以而且应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二、数学应该教什么 
  新课标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习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一般来说,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思维与方法之间的纽带作用,即通过对儿童教学,使其在发展素养的过程中也获得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知识基础。
  三、数学怎么教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并培养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丰富教学手段。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学生在朴实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教师在朴实的课堂生活中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给各个小组很多长长短短颜色不一的角。当课上到后半阶段的时候,有几个调皮的学生竟然用角摆了一架飞机。我对他们微笑了一下,然后对全班学生说:“小朋友们,请看这几个小朋友拼的图形像什么呀?”“飞机。”“现在请大家当回设计师,每组拼一幅图,比一比哪组设计的最好,行不行?”孩子们一听说当设计师,各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课后,我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在轻松的谈话中,体验着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二)灵活教学方式,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等强弱都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又富有人情味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做数学。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
  我对数学是这样认识的,也在实践中这样从事数学教学。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改理念的更新,我会和学生一起学数学,在数学这魅力无穷的王国中成长,并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 【发布时间】2015/11/2 9:34:32
  • 【点击频次】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