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 杨晓娟

【机构】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实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教育是幼儿园、家庭共同的责任,只有二者共同配合,才能有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由于诸多原因,许多人对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不够重视,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缺乏理解,存在偏见,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只是幼儿园的事情。这种思想导致一些幼儿在园内行为习惯良好规范,园外依然我行我素。只有全面挖掘家长的有效资源,并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达成一致,形成幼儿园、家庭共同的教育模式,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发挥教育指导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成立学前教育指导中心,长期设立学前教育咨询点,定期向社区家长开放,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让社区婴幼儿学前教育资源共享。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有效利用宣传媒介,定期开展社区宣讲,传播现代育儿理念,更新传统育儿思想。(2)利用休息日走进社区幼儿家庭,开展一对一的指导,并发放相关的宣传资料。(3)针对在园幼儿的不同年龄及需要,以家长座谈的方式进行沟通。
  二、用心交流,让正确的教育观念化作具体的行动
  尽管宣传是在定期进行,很多幼儿家长也会认同我们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具体做法上又未必都够到位。由此就要求我们能够在日常教育活动中让家长参与进来,使他们逐步将科学育儿观念化作自觉行动。我们主要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提前着手,减缓幼儿入园焦虑
  根据走访统计,每学期入园前一周,邀请新生家长带领即将入园的幼儿来园熟悉环境,认识幼儿园教师,让孩子看看幼儿园有哪些开心的事情, 和老师、家长一起参与游戏活动,使他们觉得幼儿园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产生“想上幼儿园”的欲望。同时,安排小班的教师及时家访,了解幼儿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与幼儿在家庭的随意接触,也会形成一定的感情联络,为以后在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实现家园互动
  成立家长委员会。每个班级推选2至3名家长作为家长委员,全方位让家长参与、监督从教育教学、卫生保健、伙食、安全等各项工作。在进行各类活动前,邀请家长委员参与策划、组织。
  (三)利用多种活动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
  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在园只要吃饱玩好就可以了,其实一日生活即课程,幼儿园一日流程中的每一环节都隐含一定的教育性,都是针对幼儿期形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而设计的。要取得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可,就要为家长提供了解幼儿教育的机会。我们利用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亲子郊游、亲子运动会、亲子制作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真实的展现幼儿园的生活与教育,让家长改变幼儿园就是让孩子吃饱玩好的思维误区。 
  (四)创设交流平台,提供育儿信息
  由于孩子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利用幼儿园网站、电话、QQ群、微信、幼儿成长档案册等平台和家长经常性、连续性沟通。教师要将孩子在活动中的闪光点,第一时间通知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成长的变化,并将此过程记录在幼儿成长档案中,为幼儿的成长留下永恒的童年记忆。
  (五)家长参与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活动的开展,更多的需要家长的支持。如幼儿园开展国庆活动时,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关于国庆的庆祝图片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共同布置主题墙面供幼儿参观欣赏,增进幼儿对祖国的理解和认识,也开展了一场丰富的爱国教育。 冬至节到了,请来家长做义工,开展包饺子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节日中浓浓的亲情,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又如我们在每个班设置不同主题的区角,通过与家长沟通,收集到很多与区域主题相关的废旧物品,清洁处理后供孩子们操作探索。由于有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都增加了不少。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单靠幼儿园或者教师寻找材料,必然费时费力,事倍功半。更重要的是由于家长的参与,加深了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情感,使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
  三、利用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综合品质
  (一)分享,幼儿融入集体
  入园刚开始,教师就会发现:在发放玩具或其他方面,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合作玩耍,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习惯于自己独享,忽视别人的存在和需要,具有强烈的独占倾向。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让孩子学会分享,形成集体意识。
  1.树立分享榜样。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谈举止不仅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能够及时与幼儿分享班集体的成功和快乐,积极客观的评价鼓励有分享行为的幼儿,会对其他幼儿有极大的激发作用。
        2.创造分享机会。我们要想办法为创造、提供幼儿与同伴分享物品的机会,如设立分享日,让孩子在固定的日子将自己喜爱的玩具、食品带到幼儿园,还大家一起玩耍、品尝,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分享。 
   (二)积极乐观,让幼儿拥有快乐的心境
        健康的幼儿,应该是快乐的,开朗的。注意对幼儿的教育,我们要多鼓励,多发现他的优点,多肯定他的进步。那怕一点点微小的进步,也要加以肯定。例如在科学发现室中,当孩子在主动探索中提出问题时,我们不但要积极作答,而且要及时肯定他的求知欲望,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大增,同时也培养了幼儿愿意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他们心境必然快乐。  
  总之,幼儿园、家庭教育资源的共享是幼儿园发展的必然,通过只有建立幼儿园、家庭的互动,才能构筑开放的幼儿教育基地,才能形成家园共建的幼儿教育体系。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进展,我们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努力形成家庭、幼儿园的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发布时间】2015/11/2 9:46:54
  • 【点击频次】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