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创设宽松学习语文的大环境

 

【作者】 徐丽华

【机构】 四川省南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就语文学科而言,因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普遍性、运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终身性等特点,语文学科的创新教育就倍受世人的关注。如何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建构适应培养新型人才需要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突破狭小的范围,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宽松、更广阔、更富自由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达到开阔视野,积累语言,熏陶情感,提高文学文化素养,是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重大任务。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如下一些总结,以供同行探讨并指正。
        一.宽松的时间
        在教学的过程中最要紧的是学生的情感要起来。往往有这样一些场面,学生情感起来了,一发而不可收,这时我就会调整教学计划,把时间让给“情感”。比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话:
        “我看见他戴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深情点评:这里我们看到是父亲买橘子的情景,永远铭记在心中的是那催人泪下的背影,这就是父辈的爱。
        我抓住这个时机,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说:这里父亲的爱通过这一细节得以展现。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或是看过的作品中,还有没有这样的细节?
        有同学积极地举手说,初一的时候我在课外读过一篇文章《无法丈量的父爱》,文中写从小到大父亲都用手量“我”的身长,关心“我”成长情况,记得其中写“我”考上大学要离家上学的前一晚上,我装睡着了,父亲又用他那粗糙的手量非常认真地量,嘴里还说道:这小子,长得真快,生下来才两拃半,现在都二十三拃了,要单飞咯!写出了一位不善表达的慈爱的父亲,很感人。他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掌声。
        我又引导学生吟诵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孟郊的《游子吟》。并引导说,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弦,唤起了普天下儿女们亲切地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接着趁热打铁,我问学生,你们有这类似感受吗?请谈谈。话音刚落,教室里出现了我没有料到的场面:一是发言极其踊跃,一个接一个,远远超过了我所预计的时间,我当机立断,延长时间,足足用了一节课;二是感情浓烈,有几位学生说到情深处,竟然泣不成声,大多数同学都跟着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讲台上还有一个我;三是质量比较高,有的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完成的一段话,简直就是一篇好的作文。这里举一同学写下的那段话:为了家里的生活,我爸决定去外地打工挣钱,临别那天,我和妈妈到车站送爸爸。爸爸走进站台,回头望了望我,冲我笑了笑,渐渐地,父亲的背影模糊了,消失了,但父亲的那个微笑,永远烙在我的脑海中,那微笑包含了自信、鼓励、牵挂,但更多的是伤感和无奈。我知道这个微笑表达了父亲要说的话,我知道父亲不想离开我们。”这短短的几句话,她哽咽了几次,她的感情是真的融进去了,我们受了感染,也跟着流下了泪。还有一同学谈他父亲在大热天,在停电的情况下为他熬绿豆汤的情景:“一进门,我看见爸爸躬着腰,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顺流而下,汗水浸湿了背心,爸爸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大扑扇扇着,嘴还一个劲地吹着、、、、、我端起那碗汤,好重好重,我觉得自己捧着爸爸那一颗热烈而深沉的爱子之心,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二.宽阔的空间
        当我发现板起面孔说教,效果不好,学生又不喜欢时,我就思考着要改变一下了,正巧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了这样一句话“课上的太像课就不是好课”,我茅塞顿开,从此,我的大部分课堂都很随意(随学生的意),我安排好的计划,他们可以打乱,只要他们高兴,又有道理,能学到东西。比如,我讲练习作业时,他们说要先同学之间讨论讨论,不会的再讲,我就依了他们,结果,无论是兴趣还是效果,都比我计划的要好多了。还有一次,连续上了几节文言文,为了赶进度,我还在继续讲,学生就举手说话了:“老师,我们有些疲乏,想换换内容,看看课外书行吗?”“同学们,对不起了!我只顾着赶进度,忽略了你们的感受。”我赶快作了调整,他们看了一节课外书,可喜的是我没作要求,他们竟然都交来了读书笔记。
        随意性除了表现在他们的“随意改动”我计划外,大多数还是我的安排让学生感到很是随意。比如,课前三分钟讲故事、随时进行诗词赏析和美文欣赏;讨论和辩论;学生自主出测试题,或笔答或口答,或点名答或是抢答;学生备课、讲课;课堂上想说就说,能唱就唱,该争就争,个个激情高涨。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条件,在提高学习语文兴趣的前提下,把能力的培养提到首位,最后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研究能力诸多能力的目的。
        三.宽容的胸间
        这里的“学生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答不出来或是答不准确;二是学生提的问题教师答不上来。
        教师的提问,最好的愿望是学生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但往往是事与愿违,这个时候,一定要宽容,要耐心等待。我的处理办法是,只要沾上一点儿边,我就大力称赞,不去硬性掏出个标准答案来,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增,在这种状态下,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即使当场不能解决,总会有解决得很好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一句话也答不上来,这个时候,一句讽刺的话,也许会熄灭智慧的火花,而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就可能会等出未来的作家或是科学家等栋梁之材。这个时候的我,总是赶快说几句得体的话来,让学生很有面子地坐下。
        如果是学生的问题问得老师一时答不上来时,更要宽容,这时候我就正面说明暂时不能满足学生,等下节课我再给学生个满意的答案。学生是通情达理的,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更亲近、更佩服、更信任老师了,形象丝毫无损。
  • 【发布时间】2015/11/2 9:52:31
  • 【点击频次】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