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作者】 刘 艳

【机构】 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心理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的不同,创设出适合学生、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这样才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动因,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境创设;
  传统的初中政治课教学,教师主要采取讲授的形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学生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实施启发式教育。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实施情境教学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互动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让课堂教学在学生、老师、情境诸因素的互动过程中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从而主动投入、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去行为,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情境导行,可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中学生童心未泯,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东西非常关注。在导行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活动情境表演,让学生进入角色,在道德行为里加入学生自己的形象,促使学生把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鞭策自己去努力实践道德规范,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做诚信的人》一课中,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诚信的历史故事“曾子杀猪”的图片和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武秀君代夫还债的事迹,导入新课,然后根据课文中活动内容“卖瓜”的情景,组织几个学生表演小品《卖瓜》。学生通过小品《卖瓜》的角色表演,认识到“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虽是件小事,却是违背了诚信道德,不诚信的言行“害人又害己”。学生们在情境活动中,明确了诚信的含义及重要性,懂得诚信的基本要求,认识到学习中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不诚信现象,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老师不尊重,并立志从小事做起,涵养诚信道德的实践能力,鄙视那些不讲诚信的现象,以诚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这样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加强其良好品德的养成。 
  二、设置故事情境教育学生养成勇于假想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时,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将教学内容穿插其间,增强学生感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比如讲解科教兴国战略时,可插入《一个价值一千亿的名字》的故事。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不仅进一步的了解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更深的理解。教育学生要养成勇于假想,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快乐与喜悦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创设以问题为核心因素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气氛当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获得新体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设疑,适时地调整教学节奏,讲授重点、难点,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巧设问题也是教师的教学艺术之一。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教材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就是“创设问题情景”。我们教师要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通过活动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当然,培养学生设疑的能力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有效地引导启发和激励。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积极思维。
  四、创设视听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新颖感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用音乐、影视片或幻灯片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如: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教师可事先播放“我们共有的家园”的课件,课件大量引用图片、图表、短片展示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学生能直观感受到我国面临的资源环保问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总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出适合学生、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这样才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动因,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
  • 【发布时间】2015/12/1 11:29:01
  • 【点击频次】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