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 付铁清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当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找出其解决办法,由此而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对改善课堂教学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导致教学形式单调。
  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但学生作为课堂互动中最重要的一方,其主体地位往往体现不出来。多年来,我国教育一直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单向灌输,轻视能力培养,特别是轻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已明显增加,但是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仍然严重缺乏。
  (二)忽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缺少知识的生成过程。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课程。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数学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课堂就失去了魅力。问题情境的创设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动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生动活泼的学习。但是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不停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但其间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些现象,反映出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数学课缺少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多重视知识技能,轻视过程方法,无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师生互动一般分为认知互动、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三种。但由于现行的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数学课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更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换意见,发出和体验彼此的心声;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于是,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认知的矛盾发生和解决过程上,而严重缺乏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提升等过程。
  (四)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问题,多终结性评价,少发展性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到课堂互动的效果。评价渠道单一,主体受限,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能作为被评价的客体,被动接受教师的评价,因而课堂教学往往处于沉闷状态。课堂评价的内容单一,范围狭窄,往往注重学生的个体,忽视学生集体。
   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建立科学的教学观。
  1、建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获得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指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知识,主动地得到发展。树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教学质量标准已是大势所趋。这种新的教学质量标准的主要内涵是: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共同提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2、建立师生沟通与合作的教学本质观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是教师与学生要结成新型师生关系。这是师生互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纽带。其次是教师、学生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的交互作用关系,即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最后是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3、建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
  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基本元素是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 ,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从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角度,把师生的教学活动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建立起真正的“人—人”之间的特殊交往关系。具体地说,就是把教学中的“互动”,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全体或小组),还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教学活动。这是一种人人参与的网络式互动,作为网络中的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增强互动的教学设计。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是属于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解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能提高学生素质,关键在于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提倡小组互动,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小组活动为核心是师生互动课堂的重要标志。建立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中不但收获了知识,而且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越来越有责任感,师生互动课堂成为学生一种幸福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从重“智商型课堂”向重“情商型课堂”的转变。
  (四)娴熟运用评价艺术。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两个方面的评价,一是对小组的评价,考查小组成员间是否能运用互学、互帮、互补,互促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对个体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对学生采取的诸如态度、情感、方式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同时,还要改变教师一人评价的传统模式,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也在课堂上参与评价,完成自评与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的评价,发挥师生共同评价机制带来的优势。无论是哪一种评价,都要做到适时适当的给予激励,从而使每个小组都能真切地体验到互动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互动的欲望。
  • 【发布时间】2015/12/1 11:30:29
  • 【点击频次】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