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针对小学学困生上好阅读指导课

 

【作者】 曹建荣

【机构】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期。通过对学困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阅读有效引领方式,提高学困生阅读的实效性,培养学困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学困生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期。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应用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阅读。小学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困生进行大量阅读,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不够,还要指导学困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困生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学困生喜欢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困生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困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困生的心扉,引导学困生爱上阅读。
  1、榜样示范,营造氛围教师首先要爱阅读。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困生对阅读的兴趣。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记笔记,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学困生在不知觉中爱上阅读。
   2、由点及面阅读,扩大知识面。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出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有着复杂的背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资料,要理解课文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拓展阅读,加大学困生的阅读量。学写人的文章,可以选择与这个人相关的其他文章来读,从而对这个人有更深更广的了解。也可以选择与这个人物相似的其他写人的文章来读,让学困生在比较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可以借鉴的资料,获得对人物更深更广的认识。
  3、提供演讲的机会,锻炼思维的敏捷性,使阅读得到的知识加以巩固,提高阅读的欲望。在指导课外阅读的实践过程中,要尽量为学困生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学困生多读书,读好书。 
  二、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指导学困生阅读
  学困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学困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引导学困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经典儿童读物,学困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学困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 
  2、有时代特色的畅销书,可以适当推荐给学困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
  3、经典中外名著,学困生多读经典作品,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提高文学修养,也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4、科普类读物,自然、科普、科幻读物向学困生介绍大量新鲜的科学知识。它们可以打开学困生心灵的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家长要提供坚强的财力支持,不要吝啬,让学困生在快乐中完成阅读,完成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
   三、传授阅读方法,让学困生会阅读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当教会学困生自主阅读的同时,让学困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根据不同的读物,指导学困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慨貌。这就要求学困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困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困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困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摘录批注法。此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四、培养阅读习惯,让学困生有效阅读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困生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1、养成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定时阅读指每天某一时间内阅读,如:每周安排一至二节阅读课,让学困生在一起进行阅读,阅读时有进行及时的点拨、引导,提高阅读的效率。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每天的课外作业中,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作业,并且坚持在第二天进行检查讲评。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鼓励学困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总之,阅读不仅是学困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指导学困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阅读学习,让阅读为学困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使学困生受益终身。
  • 【发布时间】2015/12/1 11:42:23
  • 【点击频次】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