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作者】 伍爱连

【机构】 广西苍梧县石桥镇塘蓬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环节。良好的班集体能使学生形成健全、良好的思想品德,可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而不良的班集体常会使学生缺乏思想、纪律观念谈薄、不关心集体,甚至形成小团体,相互包庇缺点,故意与其他同学、教师弄对立,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使班级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乱班、”“死角”。这样的班级的学生走入社会后,无法和社会生活相适应。所以,健全的班集体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由自我尊重转向服从集体、社会,逐步形成集体主义思想。
  当然,健全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而必须通过教育者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才能形成。那么,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呢?
  一、  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要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以便学生把自我的努力和懈怠与集体的成败相比较,从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奋斗目标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规律、切忌造成“老虎吃天,有口难下”的后果。愈低年级的奋斗目标愈应是具体明确的,在短期内就可实现;到了中学高年级,奋斗目标应有较高的要求,需经过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这种班级的共同目标的实现,要由需要外来 监督阶段过渡到不要外来监督阶段,从而达到自己提出要求并严格遵守、认真履行的自我管理目的。在具体的实践中,由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积极分子接受目标要求,并协同教师向其佘大多数学生提出这些目标要求,发展到整个集体接受了目标要求。在这样的氛围中,班集体向个别后进生提出并实现这些目标要求,就显得水到渠成了。诚然,集体活动的内容应围绕着为提高全班学习成绩而努力这一教育中心内容来开展。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自然过渡法
  所谓自然过渡法是利用一些简单有趣或是开展起来十分自然的活动形式,如打扫和布置教室、准备各类迎新晚会或文艺晚会的节目、体育比赛、知识竞赛、夏令营活动等,使学生取得一些集体活动的经验和体会,激起完成集体任务的热情与建立班集体的意向。然后运用动机的迁移,引导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努力完成集体的学习任务。有活动中要组织集体互助,启发集体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并使全体成员看到活动的结果以及他和集体之间的关系。
   (二)直接法
  所谓直接法是一开始便从学习活动的组织工作着手。第一,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行,知道社会要求于人的是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否完整。第二,提出全班近期的奋斗口号与学习上的具体要求,使每个人把取得优良成绩看成是全班的共同任务。为了共同任务的完成,每个人就会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并且也会关心集体的进步。第三,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学生不仅能取长补短,还可以体验到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集体。第四,有计划的组织草论并及时进行小结,肯定集体的进步,表扬小组或个人,指出全在的问题,批评缺乏认真态度的同学。  
        这样,全班同学就可以感受到集体不断向上的气氛,从而产生自信心和服从集体意向。
  二、 注重榜样的作用
  班集体中,学生由于和老师、同学共同活动和直接交往,别人的言行常常会直接引起学生的思索对照,产生模仿的心理活动。因而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向先进榜样,而不去模仿不健全的东西。在集体活动中,榜样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人的,作为教育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第一,经常实事求是地宣传和表彰先进事迹,组织学生参观先进班集体,激发学生模仿先进榜样的动机。第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榜样,一分为二地看待先进榜样。学其所长,防止仿效其缺点。
  三、 培养正确的舆论
  集体舆论,即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常常是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直接表现。正确的舆论体现了集体的意志,是使集体成员根据集体利益调整个人行为、改变关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是个人产生荣誉感的重要来源。
  四、重视班级集体的前景教育 
        青少年学生富于幻想,而幻想是创造性活动的前奏,是意志行动的一种动力。当学生的幻想指向集体活动、指向集体发展的前景时,它不仅可以使整个集体生气勃勃、奋发有为,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奔向集体共同目标的活动中更加关心与热爱集体。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根据集体远大的前途观念来行动,他不仅是强有力的,而且在人格上也是美和高尚的。因而,教育者可通过主题班会、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体会到个人前途与集体前途是密不可分的,现在的学习和劳动就是为将来服务祖国建设作准备的,从而促进学生的品格在为实现集体目标的艰苦劳动中日臻完善。
  五、选拔和培养积极分子
  一个坚强的学生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教育者周围的积极分子、并由他们来担任班级干部,组成班集体的核心,这样才能全力地带动全班同学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班级积极分子的选拔要注重能力与威信。在他们担任班干部后,教育者不但要注重使用、还要重视培养、并严格要求他们。既要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又要耐心帮助他们搞好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结同学,平等待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己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教育者要肯定其工作成绩,但不掩饰其缺点。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者要主动承担责任,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改进的方法,使他们通过工作得到锻炼提高。
  同时,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积极分子队伍愈来愈壮大,班集体就会更巩固。
  除此之外,教育者还应该组织班集体对待集体有不同态度或有性格特点的同学加以关心、重视和教育。例如:对常常害羞、胆怯和被动的同学来说,如果集体对他们采取否定和不关心的态度,他们就会远离集体,形成孤僻的性格;而对一些自负、自满的同学来说,如过多地夸奖他们,便会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认为自己没被集体重视而和集体对立。因而要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把他们吸引到集体的活动中来,使他们对自己有个正确的估价与认识。这样才能达到了育人目的。
  • 【发布时间】2015/12/1 11:42:43
  • 【点击频次】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