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数学课堂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精彩纷呈

 

【作者】 李玉华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五图街道邓家庄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数学网络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其目的是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改革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网络的出现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的生活情境图、动画等,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随之活力四射。怎样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更加精彩纷呈呢?
  一、利用网络,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学生的学习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因为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的学习资源不仅是数量大,而且是多样的、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的,学生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例如:《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这节课中的“基本应用”板块中,我们在“数学超市”里为学生准备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三套习题,学生在浏览全部题目之后,可自行点击一套适合自己的题目进入。而且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知识的传递是多向的,它创造了一个个可供个性化学习的交互式环境。所以当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水平自由选择难度相宜的题目后,不懂的地方可以点击“自主整理”板块,重温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即使答错了,也不会伤及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在网络的提示下获得解题帮助,进而掌握所学内容。在练习的设计中我们还注重让学生在玩中学,每一类题的得分优秀者,可以看到一个卡通人物的表演。这样,近似游戏的设计更让学生在一系列思考、判断之后享受电脑给予的鼓励,从而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获取心理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二、利用网络,实现探究的有效性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地使学生在自主需求中进行活动学习,使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略显无力,而通过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交互浏览功能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趣味化,使它的呈现与问题的分析更趋于学生的能力与需求范围,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质疑、分析、理解,在自主探索中达成目标。
  如:教学“百分数的产生”时,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在教室里运用多媒体平台把课本的问题展示出来,课件只是作为内容展示的工具,当课件一展示出来时,学生们都很兴奋,跃跃欲试,小手都举得高高的,盼望着我叫他(她)的名字,试一试在网上操作的滋味,可是,由于时间有限,只有一部分同学有机会到教师机上进行操作,没能进行操作的同学都有一点失望,因为,他们只当了一回旁观者。当小组讨论的时候,表现积极的也只是刚才有机会进行操作的同学。从这可以看到,如果课件只是作为内容展示的工具,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阻碍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如果在教学中把课件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探索规律的工具,采用先放后扶的自主学习法,在研究“百分数的产生”活动中,学生分组看资料,讨论理由,分工合作,在网上完成,并汇报。有的小组采用小数来比较大小,于是,他们就调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如:18/20=0.9,7/10=0.7,21/25=0.84;有的小组把各个分数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来比较,这时,他们可以调用数据库中的符号、分数进行探究,得出:18/20=90/100,7/10=70/100,21/25=84/100。经过探究,终于得出了“把比率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进行比较较方便。”在这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环境,从所获取的信息中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主动的观察、验证、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领会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经历的,是一个生动的、充满个性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过程,教师所充当的,是一个学习信息、学习内容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交流换来了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激活,你的感受、我的想法、他的意见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特别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和谐发展。
  可见,网络教学使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内部交流和组际交流更充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克服了以往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交流不够充分,参与度低的现象。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学习,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置身于网络,在网络中畅游,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利用网络,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探索性数学学习方式最重要的策略。我们可以直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网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共享,浏览网络中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也可以自己制作网络课件,课堂中学生只要打开指定网页就可以自主操作课件,反复学习,反复练习,直至理解知识。
  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这一课的“拓展延伸部分”为学生提供新校舍要进行装修的诸多项目:学生餐厅需要铺地砖,贴墙砖,粉刷;操场需要铺塑胶跑道,种植草坪;多功能艺本馆需要地板……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据之后,鼓励学生上网搜索所需资料,选择一个装修项目作为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撰写研究报告。学生在网上搜索建材行情,下载建材价格,从中选择合适的设计。小组中学生自行分工,进而合作研究、共享资源,忙得不亦乐乎。
  四、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有效性
  为了更好的达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一个优秀的网络课件来支持。一般来说网络课件的设计需要建立专门课题的小型网站,同时可以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Internet网站。特别注意的是,网络课件需提供“学习目标”,以便指导学生的学习。为了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网络课件应体现出如下的优点:
  总之,处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模式,它为学生插上“网络”的翅膀。网络环境中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全面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保持,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学习,是科学地、合理地运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有效途径。
  • 【发布时间】2015/12/1 11:48:58
  • 【点击频次】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