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把握农村中小学教师需求 做好培训 提高领悟能力 促进专业成长

 

【作者】 刘卫民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有效的培训是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才能真正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促进专业成长呢。本文通过调查,结合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三个方面的观点与建议:着眼于发展,按需培训;创新培训 提高效率;领悟提升 促进成长。供有关教师培训部门参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 有效培训  专业成长   
  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有很多因素,但有效的培训是重要因素。通过有效的培训能促使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知识重组与更新,并增长技能与经验,开发教师的智慧。那么,什么样的培训才是有效的培训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校组织教师深入到本县20所中小学校,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进行深人的调查。在调查中召开教师座谈会24场次,直接听取了228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意见,发放与收回问卷1029份,广泛征询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意见。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县的实际情况,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培训,才能真正促进专业成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观点与建议,供有关教师培训部门参考。  
  一、着眼于发展,按需培训
  从调查中发现,有许多教师提出:希望改变“走过场、流于形式”的培训,要求根据本地教育教学实实际来安排培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需要加强教育创新理论培训。一些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感到教育理论功底浅,缺乏理论知识,需要切实补充理论营养”。希望培训部门为教师“多提供一些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方法”。建议要结合国内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本县教育的工作实际“定期辅导”多请一些名师或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让教师真正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方法。
  ⒉需要加强教学实践方面的指导。一些教师们认为,应结合课程改革实际,加强学科教学的培训指导,切实解决一些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的认识问题和操作问题。
  ⒊需要加强教育科研方法培训指导。一些教师感到,从事教改实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应在确立教改课题、设计教改实验、撰写教学论文等方面给以切实有力的培训指导,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建议尽可能组织“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灵活多样形式,为教师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以使教师接受新思想,取长补短,形成共识,少走弯路
  二、创新培训 提高效率
  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使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在调查中发现,其中,一些重要原因是培训的方式方法,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对此根据我们的培训实践和对调查的结果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⒈问题立意,需求导向。问题是研究的基础。我们过去的一些培训要么是纯理论式,要么是理论加例子,虽也有问题提出,但问题可能脱离教学实际,没有触及要害;或者不是农村教师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培训,主讲老师要求参训教师自己提出问题。老师从学员的发言中既了解到了培训的需求,又能够有的放矢,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⒉互动参与,丰富资源。以往的培训,专家在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学员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完全是两张皮。何况,百把几十个教师坐在一起,他们的能力层次不同,培训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了结不同层次学员的培训需求,让学员参与到培训中来,丰富培训资源。
  ⒊直面实践,增强操作。农村教师培训最重要的是贴近农村教师的工作实践,可操作性强,能真正满足他们的有效需求。在调查中发现参训教师最喜欢上研讨课,能够引出一些研究话题。主讲老师、学员围绕这些话题深入探讨,使平时教学中的疑惑得到解决。学员就觉得收获大。
   ⒋立足实际,多渠道培训。为了解决“工学矛盾”,教师建议在培训形式上要送教下乡。充分发挥各级网络培训作用,将网络培训与校本培训统一起来。
  ⒌培训考核方法要改进。教师们认为,培训考试采取交流“学习笔记”、“教改实验方案设计”、提交教改论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会有更好效果。
  三、领悟提升 促进成长
  培训的关键在于促使教师的领悟,只有领悟才能促使成长。所谓领悟力,就是领会、理解、感悟的能力,是一个人连贯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善于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实及虚的融会贯通的思考和认识。实际工作中的领悟力,主要是指领会意图、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在领悟中才能形成教育思想。通过培训要引导教师学会提高领悟能力,建议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引导教师在持续学习中提高领悟力。丰富的知识底蕴,是提高领悟力的前提。要把学习当做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习惯。平日要坚持读书学习,积累相关知识,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和思辨力;要见贤思齐,虚心请教,经常想想人家为什么做得好,自己做会怎么样,找出差距,取长补短,这样领悟力自然就会瓜熟蒂落、呼之即出。
  2、引导教师在勤于思考中提高领悟力。提高领悟力离不开独立思考。只有勤于独立思考,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任何培训、任何工作都要学会冷静思考,让思想在冷静思考中升华,让灵感在冷静思考中闪现。只有养成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习惯,不断寻求新思路,确立新理念,领悟力才能越来越强。
  3、引导教师在用心观察中提高领悟力。提高领悟力,要靠自己敏锐的观察,通过观察获得对某一教育事件的体会及感受。只有注重在观察上下功夫,才能在不经意间,将学到的知识与教育实际相结合,明白许多事理,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
  4、引导教师在总结积累中提高领悟力。“积之愈厚、发之愈佳”。经验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领悟力也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同时,总结也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要注重在总结积累上用心思、花力气。在总结的过程中,善于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现象中抓住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注意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善于把那些具体的实践做法,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 【发布时间】2015/12/1 11:55:15
  • 【点击频次】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