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艺术

 

【作者】 邵 彬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地理课堂教学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教师自觉地在各种课堂教学实行的艺术,对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出现有张有弛有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整个教学流程呈现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态势,这是现代地理教学的显著的特点之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教学艺术:
  一、选择教学法的艺术
  地理课堂教学的成果好或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美学的角度讲,引起人们审美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客观对象的新异性和多样性。因而,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新颖、是否多样,也是决定能否有效地实施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教学方法对地理课堂教学加以调控。
  首先,教师要克服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追求教法的新颖性,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求知欲,使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当前,地理教学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学习,而是生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路,学生走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其次,教师不能总是固守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堂堂用、年年用,而要追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不断变化的信息去刺激学生的接受欲望,使之形成持久的注意力。
  二、培养兴趣的艺术
  兴趣是指人们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失去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彼。因而,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地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掌握在教师有效的调控范围内。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因之一。揭示地理知识中的新异之处,可使学生猎奇喜新的心理转化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多彩,上至天文,下至地质,近至家乡,远至全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吸引力,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述绚丽多姿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或采用直观手段,在学生面前展示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或创造地理意境,把学生带入“想象”的王国中探索,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不能停留在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浅表,而应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分析比较,揭示其间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探索其所以然,深化学生的学习问题,如南北极考察、太空探索、外星文明、厄尔尼诺现象等,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在地理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地理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因此,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准确科学,符合逻辑,遵循语法,通俗流畅,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简明扼要,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才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语言还要语音清晰,音量适度,语速适中,有节奏感,音乐性浓,才能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情绪的艺术作用
  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注意力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学生学习情绪的高低,课堂气氛活跃不活跃,很多时候是与教师的情绪同步的。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付佳状态。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始终都应该情绪饱满,精神抖擞,目光有神,满怀激情,对上好课充满信心。
  其次,教师在讲解不同的教材内容时,应该表现出不同的神情,用热情自豪的神情讲祖国的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用严肃忧虑的神情讲当前面临的环境、人口等问题,用充满信心的神情讲祖国未来的前景。
  五、信息反馈的掌握艺术
  信息反馈是地理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看作接受信息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是单一的信息输出式课堂结构。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大,而学生反馈的信息源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心里没底,教学过程的调控也往往处于盲目状态。因此,要对地理课堂教学实话有效的调控,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信息反馈在地理教学中作用。教师要改变唱独角戏、满堂灌的做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师生共同活动,做到有启有发、有讲有练,善于创设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开辟多种信息反馈的渠道。
  六、转换的艺术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来自自身、学生和外界的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对于这些偶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导致一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快速作出反应,当机立断,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调控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有时学生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乱答不行,不答也不行,如何处理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机智了。如果是稍加考虑就能解决的问题,不妨先把问题抛给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有谁能回答吗?”教师迅速利用这个“时间差”,调整思路,寻求正确答案。如果问题难度太大,教师暂时无法解决,也可说““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讲不清楚,为了不占用这堂课的教学时间,下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这样,教师可争取课后的时间查资料解决。总之,地理教师运用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地巧妙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是一种对地理课堂教学实施调控的教学艺术。
  • 【发布时间】2015/12/1 11:58:44
  • 【点击频次】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