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作者】 罗 会

【机构】 广东省兴宁市宁新东风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没有差错,是一种成功,出现差错,也不是失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紧紧抓住学生的“错”这一难得的生成资源,相机的融入后续的教学教程中,变“事故”为“故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等,让数学课堂因错误而更显精彩。
  关键词:错误   智慧   精彩
  现代的课堂教学重视充分的预设和智慧的生成,而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正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紧紧抓住学生的“错”这一难得的生成资源,认真倾听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的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变“事故”为“故事”。如何让这些“故事”绽放美丽的光彩呢?这几年来,我尽量让自己的教学“慢”下来,等待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展现自己的思维,敢于面对他们提出的“不同”追问,“不同”背后的种种解释。
  一、 捕捉错误,培养发现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给学生假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发现意识的有效途径。
  我所面对的是低年级学生,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二年级学生来说,绝大多数敢说、敢问,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在课堂上我放慢教学的脚步,允许学生出错,答错了允许重答,答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我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挖掘其中可取的因素,相机融入教学中。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应用这一课时,我有意提出一个不同单位的问题,12元加6角,直接放手让学生解决,结果出现了18元、18角、12元6角等不同的结果,矛盾出现了怎么办?这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质疑、交流,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顿悟了不同单位是不能直接相加减。通过矛盾——质疑——顿悟这一系列的过程,自主地发现结果,而不是我越俎代庖直接讲解的,所以对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也避免了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二、 共享错误,提升纠错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非常正常的。当学生在学习中出错或不足时,以前我采取的办法是:冷处理或在课堂上反复练习,期待学生能及时改正。结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很快纠正错误,但没过几天,回到原点,形成了错误——改正——再错误的轮回中。后来我尝试将学生的错误呈现出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说一说、辨一辨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反而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后作业中,其中有一题: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我把学生的错图展示在多媒体上:1.长方形的对边不相等;2 .正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3.四个角都不是直角;4.线段没有画直;5.相邻边的交接处没有封闭。我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说一说错在哪里?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这时我把主动权交与学生,在四人小组中讨论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纠错过程,获得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对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又一次提升了纠错能力。
  三、 活用错误,提高反思能力
  郑毓信教授指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因此,面对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灵活引发冲突,以求得到新的深入的认识,进而发现真知。
  如在教学时钟问题:钟面上有几个大格,几个小格,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数错也很正常,因为它隐含着“植树问题”。如何才能突破这一难点呢?先让学生拿出学具钟自主观察,接着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汇报结果。我没有直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大胆的把学生不同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①钟面上有11个大格,44个小格。②钟面上有12个大格,48个小格。③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在结果呈现的一刹那,下面一阵哗然,不同答案的持有者就争论开了,我没有急着去制止,而是将错就错,把错误抛给学生,让各小组的同学再一次展开激烈的讨论,再对症下药,相机引导。从而使学生由矛盾冲突到自我否定,自我反省,在讨论中自己明白错误。通过冲突、反省的过程,促使学生由“自我否定”走向“坚定确认”,进而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四、 巧用错误,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探索求知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巧妙的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经历“陷阱”的考验、摔打、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新境界,享受思维的快乐。
  如在教学三位数笔算减法(连续退位减法)时,这个教学内容的难点是许多学生都会忘记退位点、忘记减退位点或只点十位上的退位点,忘了百位上的退位点等等。因为连续退位是学生遇到的新问题。所以在讲授412减89时,我故意设置“陷阱”,出现了上面的各个错误,学生看了都大喊大叫,老师错了,个个都迫不及待要说出自己的答案。事实上,这种错误情况的出现,是十分难得的课堂资源,只要处理得当,很可能转化为这节课的最大的亮点。于是,在学生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在黑板上做出了一道正确的竖式,学生们都松了口气。紧接着,我又出了几道含有上面问题的错题,让学生判断并讨论出结果,因为判断题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错点”,让学生通过辨别、分析、争论、探讨等一系列的纠错活动,弄清了连续退位的内涵,使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知识点,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激活了创新思维。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我尽量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允许出错,通过出错——纠错——融错,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和所带来成功的喜悦,我们的课堂也会因为错误而精彩。
  • 【发布时间】2015/12/1 12:15:17
  • 【点击频次】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