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例谈如何激发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 李晓东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着数学基础知识不牢的现象,因而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怎样才能激发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肤浅认为应从“教师培养学生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感兴趣”;“教师利用学生渴求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师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里,培养创新兴趣”; “教师利用数学中图形美,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六个方面激发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激发  中职生  数学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时要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价值的数学成果和能力;另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作为中职学生,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他们“数学的学习能力”。因中职学生学习数学主要是为学好自己的专业打下基础,在专业课学习时,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基于这一点,传统的教学,特别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让学生多听一点;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为考职院打下基础,学生的大脑成了知识的仓库。
  一、教师培养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力量的源泉,要让中职生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就要培养中职生的数学兴趣。每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几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数学。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3、把数学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让学生发现数学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4、鼓励中职生攻克数学,使他们发现数学与专业知识在创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之所以能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拼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充满成功的欢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学生们学习乐在其中,才能培养出中职生不断探索的欲望。
  二、教师以中职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中职生热爱数学对数学感兴趣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活”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可越俎代庖,不可以传统的知识讲授代替主体的活动,要给中职生以自由、活动的空间,真正体现中职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中职生的主体性,教师要优化课堂情境,创设情境使中职学生产业学习数学的渴望,让中职生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主动运用数学。例如在学习主体几何《直线与平面的垂直》这节课时,我创设了以下的情境:植树节栽树如何判断树与地面垂直?如何定义线面垂直?如何判定线面垂直等这一课时的重点内容,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之中完成了。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数学课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应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对中职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教师利用中职生渴求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中职生的创新兴趣
  笔者认为: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出示捡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自然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四、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中职学生大多数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中屡屡失效,会对学生失去信心,教师创造适合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教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
  五、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光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数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维持长久的创新思维。
  六、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政、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中职生一般都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象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总之,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要不断探索,以找出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要我们数学教师不断努力,以《新课程标准》为纲,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花,会开得更加灿烂。
  • 【发布时间】2015/12/1 12:27:28
  • 【点击频次】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