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议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聂雁军 龚素芳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兰山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词:体育教育  情感教育
  校园里的小学生“豆芽菜”和“小胖墩”越来越多。在学校体育课中,运动量稍大一点就头晕眼花,体力不支,甚至晕倒。体育教师很无奈。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们十分疼爱,生怕有半点闪失,这是人之常情。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正常的体育活动不支持,有的还百般阻挠,这样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小学生们也因为年龄小,不愿吃苦、不想受累,淡化运动技能的训练,只“求”玩得开心,导致小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如果体育课能自由活动,学生们会非常喜欢;如果学习一些体育技能知识和身体素质练习,学生们就情绪不高,甚至选择逃避。
  如何改变体育课的这种现状呢?“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改变学生们对体育课的认识,让他们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对体育运动技能感兴趣,让他们从心底喜欢体育活动,才能彻底的改变现状。因此在体育课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何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呢?
  一、情感教育从爱学生开始,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热情。小学生的情感分辨率不高,比较抽象的情感道理他们不易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爱要广、细、真诚、直接。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情感培养。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在他们心中,老师是至高无上的,老师的每一句话他们都认为是正确的,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作用是巨大的。要想正学生,首先正自身。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要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和渲染学生。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作为促进者,教师要参与研讨,参与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不能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找出规律,形成知识,而不是把结果直接给学生,使学生失去探究的过程,失去探究带给他们的成功与快乐。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形成矛盾的地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必要线索的反馈,发展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作为合作者,教师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去学习,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愿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和专业人员合作,敢于冒风险去开拓自己的领域。 
  四、情感教育要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习惯。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部,要讲清讲透,让学生弄懂弄通。
  五、情感教育要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情绪低落往往导致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如在器械体操的教学训练中,有的学生或因未掌握动作要领,或因身体素质差、技术基础差,或因近日有不顺心的事,情绪低落,精力不集中,练习起来很可能动作不准确,或完成不了动作。这时教师如果能耐心地帮助学生找出学生动作完成不好的原因,适时地做正误动作的对比示范,并加以引导和鼓励,他很可能就会集中精力,仔细揣摩动作要领,鼓起勇气和信心去完成所学动作;反之,如果教师粗暴指责或讥笑、讽刺、挖苦学生,这就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引发自卑感,使他丧失信心,或产生逆反心理,对老师产生反感,进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在这种情绪中再进行练习便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如从单、双杠、高低扛上摔下)。
         六、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小学生思维活跃,充满憧憬,可塑性强。这时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是刻不容缓的。现代心理学认为,让学生更多的在活动中尝试成功与失败,可是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强化,会是他们更加努力,向强大的苦难挑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让他们自己反复尝试失败和成功的体验,以面对将来更多更新的挑战。体育情感教学还方便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有利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各种游戏比赛,是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转移。并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他们刻苦、顽强的精神,使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让他们越来越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动力,对体育课的基本技术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燃烧运动的激情,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 【发布时间】2015/12/1 12:32:43
  • 【点击频次】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