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关键词】 ;
【正文】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 “低年级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和想写的话写下来”。低年级学生阅读量小,语言积蓄少,因此,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发展较为缓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想写”的意识,激发“乐写”的兴趣。在教学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图片为切入点,如:学生喜欢的动画情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也可以是课文上的图片等等,这样的题材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感到轻松愉快。这样,孩子在趣味昂然的情景中投入到看图说话中来,说自己想说的话。再由说话到写话。写完后先进行小组评价,然后教师评价。对于识字量少,语言积累较贫乏的孩子,要坚持把赏识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支持。通过写话中精美词段的分享、新颖设想的鉴赏、有趣内容的品析等一个个亮点的呈现,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感受快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爱上写话。
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想象能力
(一)低年级课本内容丰富、插图多,其目的就是让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识拼音,认汉字,训练说话。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让学生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按顺序观察,在观察图画时经常抓不住要点,容易被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所吸引。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会看图,让学生掌握看图的具体方法。首先,从整体着手,看清楚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知道这幅图上画什么时候,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做的结果怎么样等等。指导学生看图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或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图画进行观察和分析,在头脑中形成总体的印象,再抓住细节观察,最后再回到整体画面。其次,初步按图叙述。通过指导观察,可以让部分优秀生初做示范,完整地说完一段话。要求有一定的顺序,条理较为清楚。多幅图的看图写话,要在看明白每幅的基础上,分析图与图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哪些联系,时间和地点发生了哪些变化,注意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低年级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自然,关注周围的事物,孩子们会从中观察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学完《找春天》这篇课文后, 我带着学生们到田野中观察,让他们看一看小草,摘一朵小花,听一听鸟叫……自己去田野中找找春天。让学生懂得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二)仅仅指导学生看懂画意、理解画面含义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的中心,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景物、人物等特点进行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模仿能力较强,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想象力的培养。低年级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要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假如是多幅图的写话,可由一副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假如是一幅图,就要抓住一个想象点、一景一物、一举一动,让学生自由想象,让童心自由绽放,并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大胆创设故事情节,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与他人说得不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用教材,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一)问题拓展。课后常出现一些拓展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想象与思考的空间,这为课堂教学说写训练提供极佳的载体,用好这些资源既可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创设说话、写话的平台。如学生在学完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中小青蛙与小鸟的三次生动有趣的对话后,老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课后问题“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进行两方面的写话训练:⑴续编青蛙和小鸟的第四、第五次对话;⑵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
(二)引导仿写
仿写难度较小、易出成果,能够激发学生萌芽的写作兴趣,适合低年级学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文本理解,打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低年级的仿写,不能一蹴而就,学生毕竟是刚刚开始接触写作,要注意过程中的层次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一些比较典型的句子开始训练起,比如说比喻句、拟人句、嵌有好词的句子,在初期可以让孩子大量的练习,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述和词句意识,特别提出在初期句子训练中就应该注重孩子仿写的质量,为后期的仿写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后可以逐渐过渡到一些小的段落的仿写,甚至短小的诗歌、文章的仿写,在自然的放手过渡到自主习作,为以后中高年级自己写作奠定基础。
在教学《假如》这一课的时候,我根据课文设计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样一个仿写环节,并有目的的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借助这些图片,学生顺利的完成了思维的提升,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运用不同形式训练学生说写,且在学生说写时又善于引导和表扬,学生的说写兴趣就会不断提高,其说写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想写”的意识,激发“乐写”的兴趣。在教学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图片为切入点,如:学生喜欢的动画情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也可以是课文上的图片等等,这样的题材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感到轻松愉快。这样,孩子在趣味昂然的情景中投入到看图说话中来,说自己想说的话。再由说话到写话。写完后先进行小组评价,然后教师评价。对于识字量少,语言积累较贫乏的孩子,要坚持把赏识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支持。通过写话中精美词段的分享、新颖设想的鉴赏、有趣内容的品析等一个个亮点的呈现,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感受快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爱上写话。
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想象能力
(一)低年级课本内容丰富、插图多,其目的就是让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识拼音,认汉字,训练说话。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让学生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按顺序观察,在观察图画时经常抓不住要点,容易被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所吸引。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会看图,让学生掌握看图的具体方法。首先,从整体着手,看清楚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知道这幅图上画什么时候,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是怎样做的,做的结果怎么样等等。指导学生看图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或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图画进行观察和分析,在头脑中形成总体的印象,再抓住细节观察,最后再回到整体画面。其次,初步按图叙述。通过指导观察,可以让部分优秀生初做示范,完整地说完一段话。要求有一定的顺序,条理较为清楚。多幅图的看图写话,要在看明白每幅的基础上,分析图与图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哪些联系,时间和地点发生了哪些变化,注意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低年级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自然,关注周围的事物,孩子们会从中观察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学完《找春天》这篇课文后, 我带着学生们到田野中观察,让他们看一看小草,摘一朵小花,听一听鸟叫……自己去田野中找找春天。让学生懂得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二)仅仅指导学生看懂画意、理解画面含义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的中心,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景物、人物等特点进行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模仿能力较强,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想象力的培养。低年级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要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假如是多幅图的写话,可由一副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假如是一幅图,就要抓住一个想象点、一景一物、一举一动,让学生自由想象,让童心自由绽放,并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大胆创设故事情节,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与他人说得不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用教材,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一)问题拓展。课后常出现一些拓展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想象与思考的空间,这为课堂教学说写训练提供极佳的载体,用好这些资源既可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创设说话、写话的平台。如学生在学完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中小青蛙与小鸟的三次生动有趣的对话后,老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课后问题“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进行两方面的写话训练:⑴续编青蛙和小鸟的第四、第五次对话;⑵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
(二)引导仿写
仿写难度较小、易出成果,能够激发学生萌芽的写作兴趣,适合低年级学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文本理解,打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低年级的仿写,不能一蹴而就,学生毕竟是刚刚开始接触写作,要注意过程中的层次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一些比较典型的句子开始训练起,比如说比喻句、拟人句、嵌有好词的句子,在初期可以让孩子大量的练习,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述和词句意识,特别提出在初期句子训练中就应该注重孩子仿写的质量,为后期的仿写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后可以逐渐过渡到一些小的段落的仿写,甚至短小的诗歌、文章的仿写,在自然的放手过渡到自主习作,为以后中高年级自己写作奠定基础。
在教学《假如》这一课的时候,我根据课文设计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样一个仿写环节,并有目的的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借助这些图片,学生顺利的完成了思维的提升,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运用不同形式训练学生说写,且在学生说写时又善于引导和表扬,学生的说写兴趣就会不断提高,其说写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 【发布时间】2015/12/1 12:41:12
- 【点击频次】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