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变声期合唱训练的小策略

 

【作者】 吴 丹

【机构】 四川省平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从实践、理论、资料出发,介绍了变声期常识、保健方法、合唱的重要性、探索适合中学生学习合唱的一些方法、策略,帮助中学生,用美妙和谐的合唱帮助学生度过“青春危险期”,达到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变声期;合唱教学;研究策略;健康快乐
  合唱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它雅俗共赏,便于组织和学习。它对培养学生的交往、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对处于“青春危险期”的学生进行思想、性情、好恶的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我在合唱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让学生了解变声期的常识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变声期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意识到不能唱高音不是自己天生没有好嗓音,更不是声带出了问题。而是生理变化带来的自然现象。其次,告诉学生变声期嗓音保健的一些常识,如:1、唱歌时不要大喊大叫,科学的用嗓。2、注意保暖尽量不在感冒的时候唱歌。3、坚持锻炼,比如跑步、打球、增强肺活量,增强身体的体抗力。4、少吃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5、保持充足的睡眠。6、发现喉咙不舒服,及时就医,把病状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后,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能唱好歌的信心,告诉学生只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即使是变声期仍然可以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
  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
  《音乐课程标准》有这样一句重要的表达:“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于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是一门多声部的声乐艺术,是声乐演唱的最高境界,它以其特有的协调、和谐和统一产生的极美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在声乐表演形式中力踞“群雄之首”。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合唱不是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团体在合作,合唱关注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的东西,所以合唱要靠集体的努力,教师练时要多提醒学生,注意各声部的和谐,同学之间互相关注。要提高学生在合唱中自觉判断的能力。所以说要让学生清楚合唱必须互相配合、互相合作才能取得最佳的合唱效果,这一点对每个成员非常重要。
  三、合唱方法的科学训练
  《论语.魏灵公》中有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想要搞好合唱,必先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步教会学生呼吸,在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论述,在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中,也认为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气为声之本,气乃声之帅”,并强调:“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说明呼吸在唱歌中的重要地位。我采用胸腹式联合呼气法来训练学生,这是当今最科学、最完善的呼吸方法。这也是我国民族传统声乐理论说的“丹田之气“的呼吸方法。
  平时学生喜欢唱流行歌曲呼吸相对来讲很浅,要改变这种状态,我采用一种打呼噜练习法,这是一种用气息推动双唇颤动发出如“嘟嘟”的声音,这种练习最容易体会到呼吸对抗所产生的支持点的感觉,易学易练,对锻炼横膈膜的控制力很有效果。韩国教练曾采用此法训练快乐男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步要让学生能看懂指挥手势。指挥是一个合唱队的灵魂,“歌曲风格的把握、声部的高低、歌曲的强弱对比、情感的处理等都需要指挥的手势来诠释。”所以,教师指挥中的预备、起、收、学生一定要能看的懂,师生彼此要能做到配合默契,心神合一。
  第三步连音、跳音的练习。美声唱法中有一句话“谁不会唱连音,谁就不会唱歌”,连音在音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抒情歌曲大多都有连音构成。所以连音的训练非常重要,我采用了有琶音的音阶练习,这类练习注重锻炼膈肌的弹性和吸气的灵活性,以便演唱跳跃、活泼、轻快、欢乐的歌曲。我采用的练习是级进的三度下行音,简单易学,学生练习的效果很好。
  四、曲目的筛选及选调
  变声期青少年有如下的特点:好动、喜欢凑热闹、“同一律”噪声易疲劳、不能唱时间长等,对此,开始我安排每星期两次课外活动一小时来排合唱训练,同时我选择一些较简短的二声部轮唱歌曲练习,如《团结就是力量》等:在进行二声部合唱的尝试时,我选择了同样是学生熟悉喜爱的一些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来练习,学生觉得音区高,唱不上去,我就给他们适当的降调,直到他们觉得所用的调能唱出最美的音色为止。歌曲的第二声都很难,我就自己动手添减和声,或改变唱法帮助学生达到练习的目的,必要时采用母音哼唱法配合高声部。
  五、声部的和谐配合
  当今世界合唱教学的风格成多元化,有的运用直声,有的运用美声,还有的是运用民族唱法等等,但无论是哪种演唱风格,均离不开音色的统一。
  在最初的合唱训练时,我采用了声部的轮唱练习,在轮唱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不知道彼此的声部如何做到声音的协调,平衡和统一,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的轮唱部分为了突出轮唱的效果,我让学生把每个乐句的字头咬紧了唱,为了达到声音统一,我把每个乐句字头用红笔圈出来,这样做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轮唱的效果很明显。
  六、注重学生的合唱实践表演
  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我常与我校团委联系,定期举办学生大合唱比赛。在舞台上,合唱队的学生斗志昂扬,充满朝气,那美妙和谐的声音,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提高了合唱技能,还增加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合唱队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短的初中阶段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这种最美、最和谐的声音,能够伴随学生的一生,希望合唱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能影响学生的未来,更希望学生能因为有了合唱相伴,青春岁月不在迷茫,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斌、王安国,《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余开基,《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3】迟德顺,《中外合唱歌曲精选》.大连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5/12/1 12:43:23
  • 【点击频次】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