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素质教育与学生口语交流能力

 

【作者】 沈世成

【机构】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本文从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有自信、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静思后对问题表达的更有条理、教师的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有积累后对问题表达更有内容等三个方面就素质教育条件下的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口语交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增多。由西汉刘向编订《战国策·东周》(卷一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说的是东周重臣颜率凭一己之辩,在诸侯列强中保全九鼎的故事。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每个学生做到听话能理解,会思考,说话流畅自信,交流文明得体。为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此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成为素质教育教学的核心,其中口语交际的能力表现最为显性。从人的终身发展来看,口语交际的能力关乎人际交往,而人际交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走向成功。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就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谈些自己的观点。供参考。
  一、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有自信
  新时期的小学生在家里和一些不是很正规的场合伶牙俐齿,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但是一到公共场合,很多孩子显得比较拘谨,常出现脸红窘迫、一言不发等现象。即使在熟悉的同学面前,这部分学生仍表现得十分内敛,他们总是喜欢默默地作听众。和他们交流发现:这部分学生往往比较守规矩,怕说错、怕被同学笑话。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教师要引导积极向上的班风,在班级中形成共识:回答错误很正常,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就是好样的。有了这样的共识,课堂中会少很多哄笑,让有这样顾虑的孩子放下心中的包袱。在需要表达之前,让家长先成为他们的第一任听众,给予他们耐心的引导,让他们有勇气加入到口语交际的行列。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同伴面前得到表现,一次成功的表达会极大地增强他们表达的自信。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尽可能捕捉他们表达中的闪光点。除了语言的正面激励,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会让他们的语言表达倍添信心。
     二、教师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静思后对问题表达的更有条理
  班级中总有部分十分活跃、乐于表达的孩子。他们非常自信,也爱表现,无论是课堂中的问题回答,活动中的故事讲述,还是课间的随意交谈,他们总是不甘落后。这是低年级教室非常独特的风景线。然而在这道风景线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孩子表达的热情有余,能力不足。分析后发现,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孩子过于急切,想要一股脑儿把话全说完,而缺少了思考问题、组织语言的过程,表现得十分急躁。对于表达能力仍较薄弱的低年级孩子来说,脱口而出一段流利的话,这样的要求显然太高了。教师要引导学生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场景,在表达之前先静下来思考:这是什么意思,我想说什么?在脑袋中把想说的话想一遍,就像在大脑中“打草稿”似的。有了静思这样的准备过程,学生的语言表达会顺畅许多。当然,作为教师一定要在提问或引导孩子表达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课堂中,我们要善于观察、捕捉孩子的学习现状,当个别孩子举手时,说明更多的孩子还在思考或者组织语言,我们不妨耐心等待,当更多的小手举起时,再请人回答。这样,其他孩子的思维得到了锻炼,站起来表达的孩子语言也会更加流畅。所以,学会等待也是一种智慧。
  三、教师的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有积累后对问题表达更有内容
  在我们身边,部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容乐观。刚接一年级,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家的孩子都一年级了,可连明天上什么课都说不清楚”、“我家孩子上四年级了,说话干巴巴,问他话,只会两个字、三个字地说,一句完整的话都不会表达”。这部分孩子显然要增加语言的积累。这种积累首先源自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词库,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范本。学生在阅读中渐渐内化,自己表达时自然而然地会引用。其次,积累口语表达的经历。刀不磨要生锈,说话也一样,长时间没有表达的机会,或说话浅尝辄止,孩子会逐渐对说话失去兴趣。教师要创设丰富的语言类游戏或活动,如“故事大赛”、“辩论会”、“课本剧表演”等,让孩子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积累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得到不断地提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逐步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说流利、说生动,逐步学习根据对方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说话方式。我们教材中就安排了口语交际的内容,每次上课,我都会事先让孩子们准备相关话题的内容,再分组围坐在一起交流。要求学生不仅要自己说好,还不能忽略了倾听和交流。让学生明白作为倾听者,目光的注视、耐心地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还需在实践中摸索、提升,努力让孩子们敢说、爱说、会说,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 【发布时间】2015/12/30 12:36:37
  • 【点击频次】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