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问题是最好的导师

 

【作者】 黄洁洁

【机构】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设置一个好的、值得探究的、有技术含量的问题,能使语文阅读教学“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题而整篇明”,是语文教学化繁为简,让高中学生踏实研读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问题设置;开启思维;省时高效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这句话告诉我们,问题才是学生阅读的最好导师,问题也是让高中学生踏实研读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那么,阅读教学如何设置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好问题必须有这些特点:1、值得探究,能切中文本核心内容,让学生通过这一个问题就能理解文意;2、有一定难度,能带给学生成就感和满足感;3、答案绝对不是唯一的,但一定有理解深浅的区别。
  其次,我们来探讨怎样处理这个问题。1、先推出问题,再阅读。问题的推出一定是在学生阅读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可强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2、了解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情况,再设计教学的起点。3、在问题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点评学生的见解尤为关键。4、问题的总结提升,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以由优秀的学生完成。
  例如,我在教学《祝福》前,设置一个问题:“谁杀死了祥林嫂?”让学生从阅读中思考答案,并说出答案的依据。一石激起千层浪,读完课文后,有的答:“我觉得是‘善女人’柳妈害死了祥林嫂,因为本来祥林嫂最后变化非常大就时因为柳妈,柳妈让她恐惧死后的宿命,在捐了门槛还不被别人接受的时候她就开始‘怕黑影,怕暗夜’,整个人已经失去了活力,死也就成了必然。”有的答“是鲁四老爷杀了她,开篇就写到祥林嫂连死的时间都让鲁四老爷很气愤;祥林嫂婆婆寻来抓人时,鲁四老爷对卫老婆子让自己受了损失而感到愤怒,但是两个‘然而’又表明他的内心是觉得祥林嫂该被夫家支配;后来因为佣工难,鲁四老爷虽然接受了祥林嫂来做工,但是却是‘照例皱过眉’,并且告诫四婶祭祀时不要祥林嫂沾手,这也直接导致了祥林嫂在捐了门槛之后仍不让碰祭祀用品时的精神崩塌,所以是鲁四老爷杀死了祥林嫂。”当然还有其它答案,不管他们回答得是否全面周密,只要有理有据,研读文本为自己的说法找依据,我们阅读教学的任务其实就完成了大半。然后不同答案者之间的交流讨论,互相说服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过程,真理越辩越明,最后可以和学生一起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明确文章批判吃人封建礼教的主旨,让同学们明白所有具体的人其实都是封建礼教链条上的一个个环,他们共同构成了一条杀人绳索杀死了祥林嫂。整篇文章解决了这一个问题,其他如人物形象等问题也就随之解决,或者在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同时已完成了其他学习目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的问题可以达到郑玄所谓的“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题而整篇明”的效果,而要“举一纲”“解一题”,学生阅读时就需要顾及整体,同时关注局部细节。
  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时长,耗力多,省时高效的最好方法是让问题引领。孔子与三千弟子坐而论道,弟子们畅谈自己的想法看法,由此激发碰撞出思想火花,才有了一部可“治天下”的《论语》,希望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源,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解答问题时绽放,让学生语文的素养在问题引领下得到培养。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生个性化思维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2014ZJK02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洁洁,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高中任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 【发布时间】2016/1/29 11:31:11
  • 【点击频次】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