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措并举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源动力,我们不仅需要创新策略去激发,还需要多措并举使学生产生更加旺盛的求知欲去积极学习。
关键词:音乐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培养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为此,新课标明确说到:“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小学音乐教育,是大众审美素养的奠基教育,是学生将来全面发展的潜质需求,“不是为了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是培养合格的听众”(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这样的学科需求和目标界定,显然我们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比传授一定量知识更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做,还需要做到多措并举。
一、借助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多年实践也告诉我们,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对提高音乐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现在,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力推进,各个学校的器乐都有了坚实的硬件支撑,有着丰富的乐器,完全能满足我们日常教学需要。只要我们能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把这些器材搬进课堂,巧妙地用在教学上,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动力。例如在学唱“黄水谣”、“采茶舞曲”时,我们就应该让同学们亲自吹奏。在吹奏中学吹奏,既习方法,又激情感,催生学习兴趣。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要选择学生熟悉的、旋律优美的,适合学情的曲子来让学生演奏,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再加上教师的点赞,他们更会获得一种成功感和自信心。为了让学生长期与器乐接触,在反复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我们还可在课前花几分钟让学生用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钹、撞钟等器材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学生就能在有吹有打、边演边唱中获得极好的兴趣培养。另外,成立器乐兴趣小组、鼓号队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和“班班通”工程的快速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成功入驻课堂,与教学结缘。音乐教学也不例外,与多媒体实现了整合。而传统音乐欣赏教学,课堂很难有效开展,学生只能听到教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对于乐起领悟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无疑会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候显得很被动,注意力也易分散,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牧歌》的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理解和体会歌曲内容,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智能电脑电视播放内蒙古大草原美丽风景的音乐片断,让学生在感受碧绿草原上流淌的朵朵白云,以及羊群、马儿的来回跑动,还有乳白色的蒙古包群像是撒落在绿色翡翠盘里的珍珠的无限的美。在声、色并茂的图文境界中,在影音结合的辉映相衬中,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受到激发,主体性彰显。实践证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既生动,又能使学生对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乐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书、达成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教学事件,也称活动。而问题情境,就是将趣味教学法寓于其中的能诱思、能激趣、能煽情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新课改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有效方法。我们常常将新知通过设问方式寓于其中,引发学生激情后思考,让学生满载学习动力去完成答案探寻。例如,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一课时,我们就可先设置了几个小问题让同学在欣赏中找出答案,如为什么歌中唱到“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月圆之夜人不归”?为什么“花香之地无和平”?,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教材,并展开讨论,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讨论之后,我们就要求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汇报小组交流讨论成果。这样,既锻炼了他们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思维能力。此时,我们如果抓住这一时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同学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宝贵时光努力学习,立志成为将来对祖国的有用之才,就是水到渠成之时了。
四、引导创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编设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音乐内容和自身实际创编一些舞蹈动作,或者根据音乐旋律创新填词、创新节奏等。这个过程其本身也是趣味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这是因为创编作品的新颖性决定的,学生很多创编带着浓厚的趣味性,是搞笑的,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愉悦快乐。例如在教学《采茶舞》后,我们可让学生为歌曲创编几个舞蹈动作。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充分发挥特长,我们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让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当一回老师,带领其他学生一起来为歌曲出谋划策,比一比哪个组的活动既能体现歌曲的风格又新颖。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创编,我们还可以进行必要帮助。例如在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在进行学生创编律动之前,我播放了一组蒙古族儿童舞蹈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后创编。这样,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舞蹈动作,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空间,辅助学生更好完成编创活动。这样学生学不困难,创编有帮助,自然就能快速获得成功体验,因而兴趣大增。同时,又能获得创新思维培养,增强学习自信心。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音乐达成奠基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实现音乐教育培养丰富学生感知力、想象力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作为每个音乐实践者,我们要从实践角度出发,做到多措并举,加大兴趣激发力度,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参与。但也要注意,激趣是我们目的,但手段可以多样,我们要做到灵活运用,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教学氛围中习得音乐知识,获得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劲松,浅议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北方音乐,2012年。
[2]张静,如何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
[3]刘荣荣,如何在音乐兴趣中进行创新[J].科技视界,2015年。
关键词:音乐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培养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人们去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为此,新课标明确说到:“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小学音乐教育,是大众审美素养的奠基教育,是学生将来全面发展的潜质需求,“不是为了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是培养合格的听众”(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这样的学科需求和目标界定,显然我们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比传授一定量知识更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做,还需要做到多措并举。
一、借助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多年实践也告诉我们,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对提高音乐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现在,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力推进,各个学校的器乐都有了坚实的硬件支撑,有着丰富的乐器,完全能满足我们日常教学需要。只要我们能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把这些器材搬进课堂,巧妙地用在教学上,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动力。例如在学唱“黄水谣”、“采茶舞曲”时,我们就应该让同学们亲自吹奏。在吹奏中学吹奏,既习方法,又激情感,催生学习兴趣。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要选择学生熟悉的、旋律优美的,适合学情的曲子来让学生演奏,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再加上教师的点赞,他们更会获得一种成功感和自信心。为了让学生长期与器乐接触,在反复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我们还可在课前花几分钟让学生用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钹、撞钟等器材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学生就能在有吹有打、边演边唱中获得极好的兴趣培养。另外,成立器乐兴趣小组、鼓号队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和“班班通”工程的快速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成功入驻课堂,与教学结缘。音乐教学也不例外,与多媒体实现了整合。而传统音乐欣赏教学,课堂很难有效开展,学生只能听到教师演奏(唱)或放磁带录音,对于乐起领悟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无疑会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候显得很被动,注意力也易分散,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牧歌》的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理解和体会歌曲内容,我们就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智能电脑电视播放内蒙古大草原美丽风景的音乐片断,让学生在感受碧绿草原上流淌的朵朵白云,以及羊群、马儿的来回跑动,还有乳白色的蒙古包群像是撒落在绿色翡翠盘里的珍珠的无限的美。在声、色并茂的图文境界中,在影音结合的辉映相衬中,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受到激发,主体性彰显。实践证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既生动,又能使学生对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信息更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乐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书、达成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教学事件,也称活动。而问题情境,就是将趣味教学法寓于其中的能诱思、能激趣、能煽情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新课改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有效方法。我们常常将新知通过设问方式寓于其中,引发学生激情后思考,让学生满载学习动力去完成答案探寻。例如,在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一课时,我们就可先设置了几个小问题让同学在欣赏中找出答案,如为什么歌中唱到“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月圆之夜人不归”?为什么“花香之地无和平”?,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教材,并展开讨论,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讨论之后,我们就要求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汇报小组交流讨论成果。这样,既锻炼了他们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思维能力。此时,我们如果抓住这一时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同学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宝贵时光努力学习,立志成为将来对祖国的有用之才,就是水到渠成之时了。
四、引导创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编设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音乐内容和自身实际创编一些舞蹈动作,或者根据音乐旋律创新填词、创新节奏等。这个过程其本身也是趣味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这是因为创编作品的新颖性决定的,学生很多创编带着浓厚的趣味性,是搞笑的,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愉悦快乐。例如在教学《采茶舞》后,我们可让学生为歌曲创编几个舞蹈动作。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充分发挥特长,我们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让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当一回老师,带领其他学生一起来为歌曲出谋划策,比一比哪个组的活动既能体现歌曲的风格又新颖。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创编,我们还可以进行必要帮助。例如在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在进行学生创编律动之前,我播放了一组蒙古族儿童舞蹈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后创编。这样,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舞蹈动作,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空间,辅助学生更好完成编创活动。这样学生学不困难,创编有帮助,自然就能快速获得成功体验,因而兴趣大增。同时,又能获得创新思维培养,增强学习自信心。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音乐达成奠基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实现音乐教育培养丰富学生感知力、想象力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作为每个音乐实践者,我们要从实践角度出发,做到多措并举,加大兴趣激发力度,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参与。但也要注意,激趣是我们目的,但手段可以多样,我们要做到灵活运用,让学生在新颖有趣的教学氛围中习得音乐知识,获得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劲松,浅议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北方音乐,2012年。
[2]张静,如何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
[3]刘荣荣,如何在音乐兴趣中进行创新[J].科技视界,2015年。
- 【发布时间】2016/1/29 11:45:59
- 【点击频次】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