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探究式教学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作者】 朱嘉渝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大佛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采用探究式教学,就是落实这一目的的有效载体。但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探究过程,要把学生主体激发出来,使之能主动参与其中。
  关键词:化学实验  科学探究  培养  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发展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新课标对此反复倡导以探究式教学来实施进行,运用这种方法,“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实施探究式教学,这既是应课标的要求,也是化学教学本真的自然回归。因为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但要实现这些目的,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探究过程,要把学生主体激发出来,使之能主动参与其中。
  一、明确实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探究步骤
  目标就是方向,就是我们实践的动力。在探究式教学之始,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达到什么的实验效果。当然,我们不能直接把要求告之学生,要通过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欲望点燃之后,再“因势利道”,表明我们实验目的和要求。只有当学生明确了这些实验目的,他们才会有动手探究的欲望,才会主动设计实验操作步骤,思考操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现象的原因作细致地考虑。如在观察质量守恒的实验时,我们学生往往只对“白烟”、“蓝色沉淀”的“好玩”感兴趣而忽视必要的思考,教师在试验中要提醒学生“有白烟、蓝色沉淀生成,天平仍保持平衡,这有什么化学意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等问题。另外,不能单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应全面系统地分析实验目的、操作要求、实验步骤等,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做的时间空档,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给实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实验操作前,教师要授予实验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推介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三、恰当改进实验方案,提高学生探究热情
  著名无机化学家戴安邦曾以说过:“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场所。”由此,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意义极大。新课程新理念也认为,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分解放出氧气”实验中,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会观察到小木条复燃的现象。然而我们的实验却不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看不到火星变旺,而发现会熄灭。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引起的,还是由于分解产物中有大量水蒸气造成的呢?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可试验10%、15%、20%等多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组可加长导管,待生成的水蒸气冷却后,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测试。结果发现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导学生去改进这一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有大量气泡冒出时,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或碱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 
  四、适当提高实验难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和组织学生多项化学实验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一环节教学中,可以补充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原料易得,实验易做,并且现象明显。通过这个实验和铁绣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更能使学生理解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获到能力和掌握规律。又例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个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强化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污染,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总之,在化学实验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我们要充分发挥实验的平台作用,让学生尽可能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用自身的探究操作激发化学学习兴趣,习得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
  [2]王秀峰,探索式教学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
  [3]程绍彬,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9年。
  • 【发布时间】2016/4/2 10:35:16
  • 【点击频次】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