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 尹举平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曹村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基本体现,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创设开放型课堂教学环境,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给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
  古人日:“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加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抽象概括”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
  2、培养合作技能,指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合作意识”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小学阶段我们应初步培养:(1)听的技能。养成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自己的判断。(2)说的技能。有敢说的勇气,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突出重点。(3)交往的技能。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
  3、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温习一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再提问题:想一想,怎么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会主动地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迁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去。又如学习“乘法意义”时,当出现:2+2+2=6,3+3+3+3=12,5+5=10后,提出:请仔细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去寻找算式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4、培养自学能力。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二、创设合理情境,激学生“愿”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前学的是一个物体运动,而现在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的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我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一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三、设置开放课堂,让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氛围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景。开放型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新思想,即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是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条件。
  1、思考问题有开放性
  教学就是教学生会学,一个好的开放教学情景是一节课是否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条件。例如教学比多(少)求和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例题:果园里有梨树1480棵,桃树比梨树少280 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教师在教学时没有直接单一的引入例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来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采用开放性的编题引入,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认识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横向联系,从整体上把握解题规律,同时又训练了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获取新知识的成功感。
  2、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
  (1)条件不唯一。就是学生先对题目从不同角度补充条件,然后解答。这种训练在教学应用题时使用较多。例如,补上一个条件使下面的题目成为一道分数应用题:某电器厂今年四月份生产洗衣机500台,  五月份生产洗衣机多少台?此题条件的补充方法很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不同条件,再解答出结果,这就体现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2)问题不唯一。就是让学生在补充不同问题中,得出不同的解答。例如:六年级(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学生可补充如下等问题: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3)解法不唯一。就是一题多解,思考方法不一样,它的解题策略也就不一样。例如:有些应用题可用算术解,也可用方程解答,而同样是算术或方程解答,找到的等量关系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
  (4)答案不唯一。就是一道题目有多个解答结果,而且大部分题目在解出不同结果的同时能总结出解题规律。例如在教学倒数后,让学生写出几组互为倒数的数。学生写出许多不同的答案,同时更深入掌握了倒数的规律,即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辨证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可以充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发布时间】2017/1/1 10:43:41
  • 【点击频次】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