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民族地区高中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浅析

 

【作者】 陈世贵

【机构】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 强化纪律观念,严格管理,立德树人”“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立德树人”“ 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立德树人”“ 践行新课改理念,立德树人”等方面的论述,阐明了高中体育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德育渗透  立德树人  民族地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入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开展优化教学,寓教于乐,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热爱生活。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呢?
  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立德树人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体育教师在不断加强和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应利用体育课的特有形式和教材的特点,深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联系,适时的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学中,把学习体育和国家利益相联系,使学生初步懂得体育和“国力”,体育和“国威”,体育和“国民”的关系,同是,把体育和民族精神相联系,初步树立民族意识,知道体育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质量的体现。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堂展示我国在奥运会取得辉煌成就,生动形象的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自己学好体育和国家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学好体育,增强体质;用好体育,服务社会;终身体育,报效祖国的好思想,逐步培养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二、强化纪律观念,严格管理,立德树人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就是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调动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活泼,为体育课正常教学做好保障工作。准备活动包括整队、报数、清点人数、队列队形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等等。队列队形和体操队列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此外,体育教学要求学生按照季节变化穿适合运动服装;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先请假;上课铃响后,迅速整队、报数、清点人数、师生相互问好,严格按教师规定的队形、顺序、要求进行准备活动,严格遵守课堂组织纪律……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点,形成良好的纪律和课堂风貌,在和谐协作的氛围下,愉快的进行体育锻炼,立德树人教育如同春风,沐浴人心。
  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立德树人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例如:田径、体操、球类等教材,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
  四、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立德树人
  竞争、拼搏、团结协作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它贯穿于体育教学和训练与比赛的全过程。学校工作可以充分运用体育运动的竞争性和集体性来组织开展活动教学比赛能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技能,以及在复杂的比赛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培养坚毅、勇敢、果断、克服困难、自制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质。如进行蓝球教学比赛时,安排学生裁判,学生裁判水平不高,难免出现判罚不准确的时候,这时我就要求队员必须服从裁判的判决,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学生遵守规则、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同时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通过掩护、策应、传切等战术配合最后精彩得分的喜悦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也能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真谛。再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五、 践行新课改理念,立德树人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漠视与关爱都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要学会察颜观色,要学会严慈相济,要学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转变观念,践行课改理念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前提,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教师光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共同发展。人们常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当学生在思想上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达到认同和理解时,他们会在一堂设计得非常普通的体育课中认真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这样,身心得到锻炼,体质得到提升。教师践行了课改理念,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地渗透德育、立德树人教育,让学生感到体育锻炼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在科学的训练下,有健康的身体,终身锻炼的理念,不屈不挠的意志。寓教于情感、训练、游戏、赛事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日常教学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敬,中小学体育开展和渗透“立德树人”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5,
  2、孙宝国,让德育教育体现在体育教学中,《课程教育研究》, 2015,
  3、段保国,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 【发布时间】2017/1/1 10:46:16
  • 【点击频次】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