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索

 

【作者】 李勤利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我要学的情感内驱。教学中,我们应重视趣味教学,创新策略,让多种方法作用于学生兴趣,使其在兴趣驱使下主动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  学习兴趣  培养  实践方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是的,兴趣是“我要学”的源动力,是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保障。而我们知道,小学生对体育认识非常肤浅,加上他们活泼好动,以及注意力易分散的年龄特征,如果我们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就没有内驱力,就不能自觉参与。纵然是体育教学,仍然无法让学生持久学习。因此,我们体育教学也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使他们有自主内驱。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 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力、创造力、价值观唤醒。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隔阂,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扬民主,课堂上面带微笑,启发引导,循循善诱,并运用面部表情、眼神、姿势等肢体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鼓励、肯定和赞许。我们既要像家长般对他们进行关心和呵护,又要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尊重他们,特别是“学困生”,让他们受到鼓励,扬起学习自信,不惧动作技能没到位而受耻笑。当他们练习失败时,我们要给予鼓励,当学生练习成功时要及时表扬,当学生焦虑不安时要给予安慰。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培养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科目,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和实践性。新课标提倡淡化技术教学,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理念,但学生不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技能,不具备基本的跑、跳、投能力和身体素质,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对体育课便失去信心、失去兴趣,日后就不可能在体育学习、锻炼中挑战新的运动项目,因为无论什么类型的运动都要以一定的基本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作保障。因此,教学内容选择要注意学生的运动兴趣,确保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喜好,要精选既受学生喜爱,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专长,并能加以运用,可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等条件,确定一些教学内容范围,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了就会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学习,从而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发展个性,奠定终身体育基础。 
  三、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提高体育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是新课改实践中获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运用这种就去,不仅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发挥主体作用,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我们知道,小学生天真活泼、幼稚、好动,喜欢多样化的体育活动,特别喜爱做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活动性游戏。因此,我们可通过创设情境,寓游戏于其中,让学生沉浸在欢乐的游戏氛围内,使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相协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带着欢乐在课堂上尽情玩耍、游戏,在玩中得到锻炼、在玩中陶冶情操、在玩中发展能力、在玩中培养品质、在玩中提高体育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前滚翻”一课时,我们可创设让学生做“看天”和“看谁坐得快”的游戏情境。这两个游戏虽然很普通,但可以为后面前滚翻教学奠定好动作基础。因为我们知道,这两个游戏中隐含了完成前滚翻的要领---低头和团身,可以说为后面前滚翻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四、搭建竞争活动平台,巩固体育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小学生不仅好玩好动,还有好表扬的心理,有着较强的竞争心理和团体意识,表现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渴求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创设竞争活动平台,搭建竞争获胜机会,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为获得成功和赞赏而努力拼搏,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着良好的作用。例如,让学生比一比跳远谁跳得远,他们都想得第一,于是就不断地练习,渐渐地就会对体育产生兴趣,但是教师在学生竞赛时,要做好必要的心理指导,防止学生为了竞赛产生一些阴暗心理。
  总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在实践中,我们应抓住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潇溟,浅谈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
  [2]商辉,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体育世界,2011年。
  [3]陈永华,浅谈激发低年级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J].科教文汇,2012年。
  [4]曾红卒,论体育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1年。

  • 【发布时间】2017/1/1 11:17:18
  • 【点击频次】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