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关键词】 ;
【正文】 重讲轻练,形式单一,是目前作文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往往在写前指导上下大力气,缺乏写后的讲评、指导,更不用说训练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了。从学生角度讲,写完作文就是完成任务,没有修改作文的意识。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修改,发现不了自己作文中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想改 树立自觉修改作文的意识
吕叔湘说:“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曾经修改他们的作品三遍五遍乃至十几遍才定稿。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老舍写话剧剧本《春华秋实》,曾从头到尾重写过十次,手稿达五十万字,相当于最后定稿字数的十倍。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著《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39遍才满意,另外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读过近200遍才最后付印。这些著名作家对作品都是精益求精,可见修改的重要性。新课标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接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因此,老师要把修改作文当作写作的一部分,向学生灌输这种意识: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使学生明白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写作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会自己修改文章的人,不可能写出好文章。这样,才能让学生树立起自觉修改作文的意识。
二、会改 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学生除了缺乏修改意识之外,更大的困难是不会修改,除了几个错别字、病句之外,很难发现自己的作文存在什么问题,也就无从着手修改。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下面,笔者以“动物的故事”为例,谈一谈具体做法。
1.明确写前要求。每次习作前应首先进行写作指导,这样学生知道文章如何写,然后知道如何修改。写前要求要鲜明和明确。“动物的故事”是学习了《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等课文之后,学生写一写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故事。要求有三个:第一,通过事情表现动物的情感;第二,要抓住动物的动作、神态来表现; 第三,不要写成童话。前两个要求是本单元阅读目标,第三个要求是让学生明确文体,将动物小说与童话区分开。当然,不要过高的要求学生写动物小说,一般的记叙文即可。明确写前要求之后,再进行写前指导。
2.示范修改方法。教师先浏览全班作文,了解此次作文共同的优缺点,然后选择一篇中游水平的作文在课堂上集体批改。之所以选择中游水平的作文,是因为具有代表性,此类作文能反映突出的问题。笔者选择的是马骜飞同学的《小狗旺旺》,这篇作文文从字顺,三个要求均能达到,但是在内容上缺少适当的描写方法,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用投影仪,边讲解边示范如何修改。
阅读第一遍,边读边勾画出错别字、病句,初步了解作文的大体内容。这是一项常规内容,每次修改必不可缺。
阅读第二遍,对照习作要求,哪些做得好,哪些不合要求。
在《小狗旺旺》一文,马骜飞同学抓住了旺旺能吃、叫声吓人、淘气、讨人喜欢等事情,表现了小狗的可爱,以及“我”对小狗的喜爱。并且能抓住小狗的动作进行描写,例如,“摇着尾巴”“扑到我身上”“叼出来”等。
但是,这些都是泛泛而写,不能生动地刻画。例如——
“有一次,我们家的亲戚来串门,旺旺一见,立刻叫了起来,亲戚们都说旺旺太吓人。”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旺旺是怎么叫的?如何写出“吓人”? 学生纷纷发言:冲到客人面前、仰着脖子使劲叫、尖尖的牙齿很锋利、眼睛瞪得大大的……连缀成句:“旺旺一听到响声,立刻从里屋冲出来,冲着客人厉声嚎叫,两排尖尖的牙齿闪着寒光,眼睛还瞪得大大的。他边叫边往客人面前扑,一副不把外来者赶出去不罢休的劲头。”两个句子比较阅读,学生就知道如何写具体、写生动了。
再找出类似的句子,让学生练习修改,全班交流。
这是此次作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从文本中能找到动作、神态等描写,但是自己运用起来,存在难度。通过逐步的引导,可以化难为易,让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写。
接下来阅读第三遍,找一找在语言、结构方面的优缺点。
3.规范修改符号。1981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GBI一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该标准规定的符号共有22种,常用的有以下9种:改正号、删除号、对调号、增补号、调遣号、起段号、并段号、重点号、提示号。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能够明白无误地标示修改的情况,避免造成文字混乱,并理清头绪。
三、改好 在不断时间中提高修改能力
1.小组合作共交流。四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老师的示范,修改一篇作文。小组长一般语文能力较强,自己的作文写得比较好,就能发现问题所在,带领组员进行修改。批改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学生别人作文中的优点,对那些能力弱的孩子是一种学习、提高。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还会提出一些问题,发生一些争执,这就需要教师解决疑难,裁决是非。
2.互相修改同学习。可以采取同桌、前后互相修改的方式,老实最好做一下调控,尽量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薄弱的学生合作,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目的。
3.自我修改促提高。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要巡视,帮助薄弱的同学。学生自我修改的效果可能不如全班修改或小组合作修改的效果好,但是,学会自我修改是最后的目的。
当然,学生修改作文要遵循几个原则:
1.训练点要精、准。每次作文针对一两个问题,要有很强的指向性,学生对本次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如何修改,一清二楚。不要面面俱到,让学生无从下手。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的修改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句段到布局谋篇,每个环节要从基础开始。
3.修改后的评价要及时。学生修改完了,老师要及时点评,针对修改提出建议,尤其是能突破自己原先水平的作文,要给予肯定。还要寻找同学们作文批改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作文批改积累经验。
夸美纽斯曾说过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是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或者同学互评,都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作为的乐趣。
一、想改 树立自觉修改作文的意识
吕叔湘说:“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曾经修改他们的作品三遍五遍乃至十几遍才定稿。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老舍写话剧剧本《春华秋实》,曾从头到尾重写过十次,手稿达五十万字,相当于最后定稿字数的十倍。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著《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39遍才满意,另外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读过近200遍才最后付印。这些著名作家对作品都是精益求精,可见修改的重要性。新课标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接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因此,老师要把修改作文当作写作的一部分,向学生灌输这种意识: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使学生明白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写作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会自己修改文章的人,不可能写出好文章。这样,才能让学生树立起自觉修改作文的意识。
二、会改 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学生除了缺乏修改意识之外,更大的困难是不会修改,除了几个错别字、病句之外,很难发现自己的作文存在什么问题,也就无从着手修改。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下面,笔者以“动物的故事”为例,谈一谈具体做法。
1.明确写前要求。每次习作前应首先进行写作指导,这样学生知道文章如何写,然后知道如何修改。写前要求要鲜明和明确。“动物的故事”是学习了《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等课文之后,学生写一写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故事。要求有三个:第一,通过事情表现动物的情感;第二,要抓住动物的动作、神态来表现; 第三,不要写成童话。前两个要求是本单元阅读目标,第三个要求是让学生明确文体,将动物小说与童话区分开。当然,不要过高的要求学生写动物小说,一般的记叙文即可。明确写前要求之后,再进行写前指导。
2.示范修改方法。教师先浏览全班作文,了解此次作文共同的优缺点,然后选择一篇中游水平的作文在课堂上集体批改。之所以选择中游水平的作文,是因为具有代表性,此类作文能反映突出的问题。笔者选择的是马骜飞同学的《小狗旺旺》,这篇作文文从字顺,三个要求均能达到,但是在内容上缺少适当的描写方法,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用投影仪,边讲解边示范如何修改。
阅读第一遍,边读边勾画出错别字、病句,初步了解作文的大体内容。这是一项常规内容,每次修改必不可缺。
阅读第二遍,对照习作要求,哪些做得好,哪些不合要求。
在《小狗旺旺》一文,马骜飞同学抓住了旺旺能吃、叫声吓人、淘气、讨人喜欢等事情,表现了小狗的可爱,以及“我”对小狗的喜爱。并且能抓住小狗的动作进行描写,例如,“摇着尾巴”“扑到我身上”“叼出来”等。
但是,这些都是泛泛而写,不能生动地刻画。例如——
“有一次,我们家的亲戚来串门,旺旺一见,立刻叫了起来,亲戚们都说旺旺太吓人。”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旺旺是怎么叫的?如何写出“吓人”? 学生纷纷发言:冲到客人面前、仰着脖子使劲叫、尖尖的牙齿很锋利、眼睛瞪得大大的……连缀成句:“旺旺一听到响声,立刻从里屋冲出来,冲着客人厉声嚎叫,两排尖尖的牙齿闪着寒光,眼睛还瞪得大大的。他边叫边往客人面前扑,一副不把外来者赶出去不罢休的劲头。”两个句子比较阅读,学生就知道如何写具体、写生动了。
再找出类似的句子,让学生练习修改,全班交流。
这是此次作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从文本中能找到动作、神态等描写,但是自己运用起来,存在难度。通过逐步的引导,可以化难为易,让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写。
接下来阅读第三遍,找一找在语言、结构方面的优缺点。
3.规范修改符号。1981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GBI一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该标准规定的符号共有22种,常用的有以下9种:改正号、删除号、对调号、增补号、调遣号、起段号、并段号、重点号、提示号。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能够明白无误地标示修改的情况,避免造成文字混乱,并理清头绪。
三、改好 在不断时间中提高修改能力
1.小组合作共交流。四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老师的示范,修改一篇作文。小组长一般语文能力较强,自己的作文写得比较好,就能发现问题所在,带领组员进行修改。批改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学生别人作文中的优点,对那些能力弱的孩子是一种学习、提高。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还会提出一些问题,发生一些争执,这就需要教师解决疑难,裁决是非。
2.互相修改同学习。可以采取同桌、前后互相修改的方式,老实最好做一下调控,尽量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薄弱的学生合作,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目的。
3.自我修改促提高。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要巡视,帮助薄弱的同学。学生自我修改的效果可能不如全班修改或小组合作修改的效果好,但是,学会自我修改是最后的目的。
当然,学生修改作文要遵循几个原则:
1.训练点要精、准。每次作文针对一两个问题,要有很强的指向性,学生对本次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如何修改,一清二楚。不要面面俱到,让学生无从下手。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的修改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句段到布局谋篇,每个环节要从基础开始。
3.修改后的评价要及时。学生修改完了,老师要及时点评,针对修改提出建议,尤其是能突破自己原先水平的作文,要给予肯定。还要寻找同学们作文批改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作文批改积累经验。
夸美纽斯曾说过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是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或者同学互评,都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作为的乐趣。
- 【发布时间】2017/1/1 11:23:07
- 【点击频次】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