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刘雪梅

【机构】 四川省华蓥市红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脱的重要任务。实践中,我们应创新策略,以激发阅读兴趣为首,注重朗读技巧培养,创新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实践中发展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加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拓展见识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学习,获得语感培养,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功利性太强,常围绕“应试”而努力。显然,阅读教学不能仅为“分数”埋单,更应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奠基,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为着更大目标服务。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曾经说到:“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小学作为语文阅读起步的初级阶段,阅读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受好动和坐注意力短暂等年龄特征影响,表现为没耐性,学习缺乏持久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其方法可以是:一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空间;二是收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报纸等,也可以推荐一些他们喜欢的阅读材料给学生读。
  二、加强朗读技巧指导
  读是打开语文殿堂大门的钥匙。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可以说,朗读是语文象语文的重要体现。但到达到新课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我们还需要加强朗读技巧培养指导,让学生有方法朗读。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的,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如我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我们应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经过一番指导后,学生只有把“总是”、“第一条”、“一定”、“不但……还会……”等词读得强调了,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自然就读出来了。学生在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我们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无疑对学生起到了引路作用,这样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三、灵活课堂教学方式
  灵活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激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还能让学生乐于从中习得阅读方法,发展阅读能力。
  (一)个性化教学。我们不能再沿用传统师讲生授模式,但创新教学策略,实施个性化教学。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有开拓创新的意识,敢于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教学模式,善于用自己独特的思想方法和见解去解读作品,并进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和再创造。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和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学习状态。我们知道,传统阅读教学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传授为主导,这样的效果是不尽人意的。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特别是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是简单的教师讲和学生听、教师说和学生写就能达到的。必须做到少讲多练,多实践,才能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成功入驻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了结缘整合。我们知道,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这样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突破阅读难点,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阅读内容。这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阅读能力提升。
  (三)生活化阅读。语文源于生活,作为语文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内容,也是生活的缩影。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实施生活化阅读教学,搭建平台,让小学生阅读更贴近生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美,感悟人生百态,感悟人生真谛,进而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由于见少识窄、缺、少,对作者的情感体验缺少对作者生活时代背景的了解。因此,在阅读中就难以体验到成功快乐。而实施生活化阅读,他们的阅读感受与他们生活现实有相通之处,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产生阅读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我们不可推脱的重要任务。实践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有感情朗读,情景感想、多媒体应用等途径,引导学生感知文章,理解主题,渗透情感,积累语言,并加以适当运用,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但我们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教学中创新,多建平台,才能让学生在语文世界里自由飞翔。
  参考文献:
  [1]岳仕学,简析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2016年。
  [2]刘秀华,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5年。
  [3]马彦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2014年。
  • 【发布时间】2017/1/1 11:45:11
  • 【点击频次】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