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对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状的思考

 

【作者】 任 驰

【机构】 四川宜宾横江镇五宝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以促进未来国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加强我国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受高考和评价体系的影响,小学科学的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把科学作为副科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不重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课堂随意性大。要把科学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只有中小学科学教师正确认识科学课程的教育内涵,才能搞好科学课程教学。要加强科学的教学,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切实加大农村科学教育经费投入。鼓励教师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实验教学。让科学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关健词:科学技术   教育现状   教师素质   教育经费   转变观念  自然资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也就是科技教育的竞争。而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但是,农村小学科学的教育却相对落后,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不相符的。 
  一、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现状 
        1.科学学科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虽然素质教育提了很久,现在的考试制度仍然是以分数来录取学生。农村的学生要想上好的学校,进好的班级,分数仍然是一个重要因素。初中学生要想进入重点中学,差几分是不行的。所以还是出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考哪几科,学校就重视哪几科,学生就重点学哪几科。“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仍然存在。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且小学升初中时初中学校也主要是看语数的成绩。因而小学科学课常常被语数取而代之。大家都把小学科学列为副科,认为是短线科目。把语文、数学列为主科,称为长线科目。虽然我县于2005年将科学教学质量纳入了全县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学科,却仍然没有引起学校和我们学科教师的足够重视。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给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教师在培训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给科学教师带来的却是“不平等”待遇。以笔者乡镇来说,在年度考核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时,教学“语、数、科、英”的排名相同,得分也是不同的。若一个教师只教学一科,教学语文的教师只要是乡镇第一名且达县平则年度考核教学成绩就是满分了。若是教学科学一科,即使教学成绩是全县第一名,年度考核教学成绩也不可能得满分。可见科学科其地位明显低于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从2015年秋期起我县改革科学的评价方式,不在进行试卷检测,而用现场监测的方式进行。以抽签形式进行监测,不可能监测到每个学校每个学生,这种现场监测方式,教师完全可以不必上课,只需让学生背几个问题、做几个重点实验就行了。这样一来,许多学校就出现了科学课的挤课、占课或不上课的现象。这又何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2.科学教师素质不高,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状况很不容乐观。由于小学科学每周只有两节课,所以担任科学学科的教师,多为学校领导和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或者是为了让工作量平均而让语数科教师兼任。农村学校的科学科教师中,绝大部分教师原始学历中师,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相对较少,即使现在有一批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但不是第一学业,也无法保证教师素质符合课程要求,这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质量。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落后,灌输多,动手实践少,科学精神、探究能力培养不足。
  3.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这是包括城市小学在内的普遍性问题。受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影响,加之学生入学不再收择校费,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带到务工地入学,农村学校的生源逐年减少。由于现在的办公经费是按学校的学生人数去划拔的,这对于农村小学来说经费就更是一个突出问题了。学校仅有的一点办公经费,只够保学校正常运转。特别是农村非完全小学,经费更加困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各个乡镇学校,除片区校配置实验器材外,一般村小都还未按要求配置实验器材,实验教学不能正常开展。由于经费问题,一般乡镇的科学教研活动也很少开展,更没有从事课题研究,教师学习的机会少,师资素质很难提高。
  4.实验教学开展严重不足。
        受经费的影响,学校的教学条件相对落后,跟不上科学教育发展的步伐。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没有标准实验室。实验仪器陈旧且不足,仪器短缺,教具不理想,导致许多分组实验无法进行。更有甚者,村小连弹簧秤、天平、温度计和试管这些最常用的、基本的实验仪器也没有配备。这让教学科学的教师感到非常困难,按现在的管理模式,即使是要添置实验器材,也是先添置乡镇所在地的镇小,其次是片区校,最后才是村小。虽然,我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但真正落实下来又是一个大难题。
        二、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思考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加强科学课程改革非常必要。首先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各小学校长及科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其次不能把科学课当成副科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应与其所谓的(下转第63页)(上接21页)主科同等对待,确保科学课的学科地位。只有这样科学课才不会被挪用。 
         2.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
  针对当前农村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必须加强农村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要把转变教师观念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县级主管部门应加强教师的培训组织工作,县研培中心应有专职的科学教研员,不应只是兼职教研员,这样才便于教研员有足够的时间研究教材,专研科学知识进行教师培训。 
  3.切实加大农村科学教育经费投入。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设备要达到国家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二类标准。因此我们呼吁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资金的投入,建立一条可行的渠道确保农村小学有一定的教育资金,满足科学教学的基本条件。做到每所学校至少建设一间标准实验室,配备足够的与教材配套的教学仪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一间数字化的实验室,满足科学教学的需要。
        4.鼓励教师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实验教学。
        科学教师要发动学生收集废弃的材料,自制一些实验器材,补充教学设备的不足。科学课有很多是需要师生做实验的,学生从实验中探究知识,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需要器材,做好实验准备。为确保实验的成功,教师课前一定要先做实验,看实验的效果是否明显,能否得出科学的结论。避免出现实验现象和结论相反,或实验现象不明显等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校条件或当地条件,力争做好实验。但有些实验器材学校是不可能有的,需要教师自己去寻找或购买。如“金鱼、凤仙花、蒲公英、南瓜花、金鱼藻、蜗牛、蚕卵、鸡蛋、马铃薯”等等。教师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不花很多钱的情况下,选好、找好、买好,用好实验所需的物品,通过课堂教学的演示,学生的感性的知识会增加,胜过讲十遍。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基础,我们只有立足于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农村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教学,才能使广大农村小学生受到“科学启蒙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提高农村孩子的科学素质。
  • 【发布时间】2017/3/7 16:09:12
  • 【点击频次】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