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依法始于心 育人践于行

 

【作者】 王宏康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观音镇沙沟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时代的进步,法律之风早已吹进了所有的校园。学校不时都会扬起了学法,守法的热潮,大家都可踏着法律之路,享受着法律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我校把打造“秀竹文化”的教学理念紧紧容入于学法、守法之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要尽全力教育好自己的学生,除了自己拥有广阔的知识,自觉的依法执教,依法从教外。更要让孩子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不知不觉中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在这20多年里,从代课教师到正式教师,曾有过迷茫和彷徨,但我一路坚强地走过来了,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 因为我知道,教师的职业是特殊职业,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各具个性的孩子。教师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职业稳定,有较长的带薪假期,可以用于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人。我校把竹子的各种品质展现在文化窗,让学生去学竹、感悟竹精神。明白了这一切,便知道了依法一定要发自内心深处的认识,育人一定要践于实际行动。
  说起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纪律、宗教信仰一样,多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人类社会才变的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人们的权益才得到了保障。作为当代的我们有幸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进程的突飞猛进,各种法律相继出台,“依法制国”已不在是美好的梦想,而是被写进了宪法,是多么的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如何做到与法同行?可能会有人说你多虑了,我们的校园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放火,法律就约束不了我们。但我们学校用谦虚竹来约束学生行为,让学生都有守纪、谦虚的品德。其实那些轻视法律的人没有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的见的方式得以实现。”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们的社会准则。当今社会人们在不断淡化法律意识,甚至有人在讨论一些传统美德是否已经过时的问题。因此我们呼唤法律来维护我们的社会秩序。
  青春如梦,梦里有绚丽的色彩也有连绵的阴雨。青春如雾,雾里有神秘的朦胧也有无助的寂寞。阴雨的连绵影响不了对未来的憧憬寂寞的无助少不了理想的翅膀。2015年我校有一位父母离异的学生,跟着父亲过日子。这个学生时常不上学,其父常常喝酒喝得烂醉如泥,于是便不让她上学,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多次叫其父亲到校或家访进行交心谈心。讲道理、讲法律,不让孩子上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通过不懈努力,今年再也没有发生过逃学或不到校的现象。我们不但在校园里宣传法律,而且把法律推向社会。我坚信法律永远维护正义,当然就我国现阶段的法律体制而言,的确存在着一些漏洞,也有一些人为了金钱为了一个“利”字背离职业道德,背离良心,钻法律的空子。但我仍然要说我们的法律正在不断健全和完善,我们应当毫不动摇的坚信法律的正义性并捍卫法律!我们要求学生千万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以小见大”的道理应该人人都懂,告诉他们“现在违反学校的纪律没什么的不了,只要以后不违法就行”这是错误之极的!要让他们尽快打消这种念头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松将来很可能酿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的制裁而悔恨呢?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美丽;有了法律,人间的悲剧将不再重演;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会把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投入进去。人们都说教师良心买卖,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应该效仿陶先生的这种精神,也应该尊崇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怨无悔的品格。只有热爱,才谈得上乐业,只有乐业,才能干好本职工作。
  学生一般都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做好学生的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的热情,对别人的尊重与理解,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就能换来学生对师长的彬彬有礼,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对来宾的热情礼貌;教学过程中,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工整的板书,精练清晰的语言,就能换来学生清楚整齐的作业,流畅的表达,端正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教师身体力行,参加一些班级劳动,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会更有帮助。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我国对中小学教师在热爱学生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因为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学生享有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古人云 “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中也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可见,我们要像教育学生,其中最重要的重要前提就是爱学生。教师热爱学生,给学生以温暖,学生就会尊重教师,热爱教师,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
  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是活生生的人,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问题。我们应当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学生的心灵中去,跟学生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耐心,做好“学生的问题会反复、反弹”的心理准备,再次帮助他改正缺点。众所周知,改正缺点、养成好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是在经过多次反复之后才能改正的。如果我们选择消极角色,采取高压政策,动辄对学生发火、甚至打骂,这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学生的心灵,而且把自己推上了法律的被告台。近几年暴光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违法事例,让人看了触目惊心:打学生耳光、撕学生耳朵,在学生脸上刺字……这些行为不但触目也触动了法律法规。纵使教师有千条万条理由为自己辩解,但也无法开脱自己的法律责任。
  对于我们的孩子们,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有了耐心,我们不会过度惩罚我们的学生;有了耐心,我们不会把我们的浮躁感染给我们的学生;有了耐心,就会有成绩;有了耐心,就会有奇迹……
  有人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每位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要对学生进行批评与惩罚。我们知道,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与惩罚也是必要的。它可以促使孩子在适当的批评与惩罚过程中规范自我,促进其健康成长,但依法执教需要教师把握好批评与惩罚的尺度。要想把握好批评与惩罚的尺度,时时做到依法执教。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神圣的称号,如果不懂法,做不到依法执教,那么就会耽误了孩子们,也会耽误了自己。如果每位教师时时能够做到依法始于心、以德施教,育人践于行的话。那么,我们的教育必将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我们的未来必将是一个辉煌的未来,我们的教育必将是快乐的!
  • 【发布时间】2017/3/7 16:14:47
  • 【点击频次】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