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关键词】 ;
【正文】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是这个单位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最直接、非常艰苦而繁琐的工作。它的好与否,是影响班风、学风、校风的关键所在,也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地位。同时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和成才影响深远。因此,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现就本人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谈几点感悟。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要通过长期的培养和积累,并且贯穿在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于是我根据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出详细的班规班约,要求学生对照执行,使学生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由于小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再加上现在的大班人数较多,留守儿童很多,增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这些因素都很可能让教师筋疲力尽,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及时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厌其烦地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章守纪。
二、培养好班干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必须车头带。同样的道理,要带好一个班级,班干部的作用是老师也无法取代的。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大力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给全班同学树立起学习榜样;其三,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班干部这个小集体带动整个班集体,使之形成一个团结、文明、勤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续,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在认识世界和自我表现中发现兴趣,展现天赋,增进智慧,丰富生活。因此,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中。通过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知识,满足学生兴趣需求,使身心得到锻炼。同时同学间交往密切,增进友谊。
四、认真做好家访工作。
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多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育好。特别是那些顽皮、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同学,更要与家长共同管教。但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尽量多指出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进步。以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不足、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不要总是给家长“告状”,说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这样容易在家长和学生的心里形成一些负面因素。
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尊重
尊重学生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些新课程理念都强调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蹲下来跟学生说话”。做到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少一点简单粗暴,多一点细腻平等。只有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不断换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体罚与变相体罚远离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形成健全的人格。
2、热爱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老师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只赏识好学生,不喜欢“坏”学生。要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尤其是对暂时学困生和贫困生,他们本身心里很自卑,性格很脆弱,我们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不排挤,不讽刺,在学习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帮助,诲人不倦,期待进步。
3、理解
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要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要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的亲人和永远的朋友。
4、示范
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无论是数学教师简单的加减乘除,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美术教师的写写画画,体育教师的蹦蹦跳跳,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楷模。一是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二是行为示范:我们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考的孩子,教师应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三是性格示范: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四是语言示范:教师每说一句话都要三思而行,带头讲文明,不能冲口而出,不讲脏话,不能鲁莽从事,要给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五是人格示范,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求实。要按照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行事,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保证做到、做好,决不失言。
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小学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同时也是伟大的。我们唯有在这平凡中追求不平凡,方能有所成就,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要通过长期的培养和积累,并且贯穿在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于是我根据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出详细的班规班约,要求学生对照执行,使学生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由于小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再加上现在的大班人数较多,留守儿童很多,增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这些因素都很可能让教师筋疲力尽,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及时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厌其烦地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章守纪。
二、培养好班干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必须车头带。同样的道理,要带好一个班级,班干部的作用是老师也无法取代的。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大力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给全班同学树立起学习榜样;其三,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班干部这个小集体带动整个班集体,使之形成一个团结、文明、勤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续,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在认识世界和自我表现中发现兴趣,展现天赋,增进智慧,丰富生活。因此,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中。通过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知识,满足学生兴趣需求,使身心得到锻炼。同时同学间交往密切,增进友谊。
四、认真做好家访工作。
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多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育好。特别是那些顽皮、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同学,更要与家长共同管教。但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尽量多指出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进步。以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不足、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不要总是给家长“告状”,说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这样容易在家长和学生的心里形成一些负面因素。
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尊重
尊重学生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些新课程理念都强调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蹲下来跟学生说话”。做到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少一点简单粗暴,多一点细腻平等。只有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不断换位,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体罚与变相体罚远离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形成健全的人格。
2、热爱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老师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只赏识好学生,不喜欢“坏”学生。要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尤其是对暂时学困生和贫困生,他们本身心里很自卑,性格很脆弱,我们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不排挤,不讽刺,在学习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帮助,诲人不倦,期待进步。
3、理解
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要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要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的亲人和永远的朋友。
4、示范
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无论是数学教师简单的加减乘除,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美术教师的写写画画,体育教师的蹦蹦跳跳,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楷模。一是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二是行为示范:我们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考的孩子,教师应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三是性格示范: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四是语言示范:教师每说一句话都要三思而行,带头讲文明,不能冲口而出,不讲脏话,不能鲁莽从事,要给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五是人格示范,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求实。要按照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行事,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保证做到、做好,决不失言。
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小学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同时也是伟大的。我们唯有在这平凡中追求不平凡,方能有所成就,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 【发布时间】2017/3/7 16:55:06
- 【点击频次】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