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议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崔瑜辉

【机构】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动力的源泉,是干好每一件事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兴趣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一直以来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沿用老的教学方法及其他主客观原因导致体育课堂气愤沉闷,毫无新意可言。本文针对导致高中生体育课堂兴趣不高的内外部原因,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激发、诱导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和训练效果,从而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  高中体育  体育兴趣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不仅受教材、教法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教师的语言、行为、态度及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一个有威信的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的教育技巧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喜欢看老师做动作,特别是青年教师干净利落的示范,往往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情,对所学的动作跃跃欲试。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要精练、生动形象或幽默有趣,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动作的兴趣。教师的感情也要始终溶于学生的情绪之中,假如教师力所能及可以与学生一起活动、做游戏、比赛,学生的劲头会更大。
  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了解动作的概念与做法,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动作技术在大脑中建立初步的印象,并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为学会动作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教师掌握了语言表达的精湛艺术,就能吸引学生专心致志开动脑筋,用“心”去听,同时,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随着教师“讲课的旋律”,弹奏出“知识的交响曲”。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感知动作的全貌,以及动作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和联系。同时,轻松、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对于学生能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使学生产生一种美的感受,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相反,如果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到,甚至失败、摔倒,就会在学生中产生负面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多样化”
  体育教学应内容丰富多彩,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应充分发挥教学的艺术性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由于学生速度、耐力、力量和灵敏性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增强,技能的巩固,都有赖于周而复始的不断重复练习,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注意教法的灵活性、多样性、生动性和内容的新颖性,只是呆板地、机械地去练,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多变化,就能提高兴趣,推迟疲劳,如课堂的队列练习,有时可采用“逆向反应”的方法(即做与口令相反的动作)进行,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
  三、实施趣味性教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且牢固。采用多媒体等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更能引起学生的新鲜好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要想使学生对新学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应根据教材特点,运用灵活、新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学习目标“个性化”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运动能力、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那么在培养体育兴趣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学生喜不喜欢上体育课,归跟结底在于能否在课堂上获得运动乐趣的情感体验。要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勇敢果断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对练习的专注,为以后的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就近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对于体育差生来说,可通过自主评价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反思,看到进步与发展,找出不足与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只要他们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就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获得运动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最终将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到的乐趣上升为主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自觉行为。
  五、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情绪影响较大,要及时的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用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当学生练习成功时,及时翘起大拇指,送上一句:“你真棒”或者“好”、“不错”,当学生练习失败时,及时给予鼓励安慰等,这样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多运用良好语言刺激,可以增强学生情绪的正向变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最好不直接提出批评,而采用正面提出要求为好,这样做,有利于防止负面作用的产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心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体育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体育兴趣的培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步骤:深入剖析兴趣,了解厌学原因,重点培养兴趣。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全面了解学生因人而异的体育身体和体育心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贡献力量。
  • 【发布时间】2017/3/7 16:55:31
  • 【点击频次】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