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利用教材自身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 刘 芳

【机构】 四川省资阳巿雁江区丹山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的一贯任务。在众多策略中,我认为利用教材自身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现行新教材,图文并茂,资源相当丰富,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激趣平台。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材资源   利用  学习兴趣   激发
  刚进入初中,很多学生对各个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是时间不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普遍性问题。原因不在于学生,更多是因为诱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渐渐减少,特别是初中数学抽象性、逻辑性逐渐增强后,学生学习兴趣更没有支撑保障。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没有兴趣支撑的学习是没有后劲的,更不能主动克服困难,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现在,人们就“兴趣对学习的影响”越来越重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明确说到:“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句话给了我们两个启示:一是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载体——教材。现行数学教材,图文并茂,既有正文又有练习,既有思维想的又要实践做的,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平台。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下面,我运用“利用数学自身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表达我的实践观点。
  一、利用“看一看”资源,让学生在整体观察中获得兴趣培养
  现行教材图文结合,版式新颖,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不但文字表述具有简洁、明了特点,看不到长篇累牍的描述段落,而且字体丰富,字号多变,表现为重点内容或关键词组用黑体凸现,并且根据表达内容层次的由高到低,字号也由大到小,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在图表呈现上,较之过去数量大、种类丰富、颜色鲜艳、印刷精美、标号清晰,而且在图片选择方面很具有代表性、启发性,能生动、直观、形象地反映事物突出特征。课堂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多观察、多看看,就能在整体感知中受到兴趣激发,这也为学生预习新课内容奠定基础。但利用不好,就会“变味”、“走调”,失去应有价值。特别是新教材,在文字说明的同时,还配了大量的情境图,更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主体性。
  二、利用“做一做”资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兴趣培养
  传统数学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利用“想一想”资源,让学生在思维训练中获得兴趣培养
  学起于思贵有疑。而我们现行学生大多没有主动思考质疑的习惯,需要我们来触发引诱。而教材在适当地方通过“想一想”的提示,让学生思维参与进来,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深入学习,训练思维有效性,还能引发学生再创新。南宋朱熹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而在教材编排上也体现了“学生无疑须教材引疑”的这一观念。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触及“想一想”栏目,自然就会受到启发,进而融入思维去想一想。这样的创新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强调学生问题意识开发,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四、利用“试一试”资源,让培养在实验探究中获得兴趣培养
  在新教材运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会对新教材编排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时常教学。这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安排上,并没有严格按难易程度编排,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遇到这类似问题,学生有时无法解决,我们只能引导学生“试一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凭借集体力量去获得解题方法。一旦试过成功,学生就会收获快乐体验,有成功闯关的感觉。
  五、利用“读一读”资源,让学生在学以致用获得兴趣培养
  “读一读”栏目是数学知识的“友情链接”,是教材资源的有效拓展与补充。从现行教材来看,“读一读”资源还相当丰富,有描写本课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的,也有讲述该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或者发展历程。而且,教材在设计“读一读”时,还做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通过创造合适的情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进行。特别是安排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让数学回归生活,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可以说,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阅读、运用、观察、想象的思维能力,拓展数学见识。
  总之,现行教材不只是知识的凭借,还是学生多种能力、技能培养学生的重要平台。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围绕教材,深入挖掘,以让更多的优秀资源惠及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邵协,简析新教材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J].职业技术,2008年。
  [2]王林超,浅谈激发学习动机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和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
  [3]张爱英,初中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
  [4]魏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J].学周刊,2013年。
  • 【发布时间】2017/3/27 14:01:03
  • 【点击频次】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