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灵动思维能力

 

【作者】 张杰成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建国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新理念、新思维冲击着教师的头脑,冲击着教学课堂,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灵动思维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活动  培养  灵动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 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 ……”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 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 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 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灵动思维能力得以发展。
  小学数学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对数学世界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地用数学,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
  1、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 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题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计算题,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 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 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学习遇见困难,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 信。 
  2、信任和鼓励激活学生的灵动思维。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 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 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灵动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 到充分的张扬。
  3、表扬是激活灵动思维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 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 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 迸发、闪烁。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灵动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 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 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 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 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 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 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能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这样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让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学生就会对这个知识点产生兴趣;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就不会让学生产生陌生感,觉得这个太难学;由生活实例再到书本例题,让学生有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很贴近的感觉。总之,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思考,提高灵动思维能力。
  三、在趣味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灵动思维的自主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 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 灵活运用。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 探索的精神。数学课上,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四、拓宽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灵动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灵动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教学的活动过程中,要想办法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总之,数学教学就是开发、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学生以灵动思维的方式去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锻炼,促进学生灵动思维品质的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任务之一。
  • 【发布时间】2017/3/27 14:05:26
  • 【点击频次】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