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渗透美育

 

【作者】 王 军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李庄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美育能丰富审美的感情,发展审美的能力,能给人带来活泼舒畅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的精神。美育也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充分感受健康的、进步的、革命的事物的美的能力教育。学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通过美育的途径,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吸引学生、振奋学生并扣击他们的心弦,使学生在欣赏、认识和理解多项活动内容的同时,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从而起到“以美启德”、“以美育德”发展人的多种心理品质的作用。因此,我认为要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渗透美育、发挥美育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人的审美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提高的一种社会意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各种社会进步,唤醒了人们沉睡多年的社会审美需要,使学校美育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适应新形势变化需要,要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美育工作的认识,更新观念,确立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教育思想,把美育工作视为学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一)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想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二)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
  (三)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成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
   (一)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学科的美育作用
  各科的教学内容,尤其是艺术教育学科的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加强艺术学科教学业务管理,开设艺术课和美学讲座,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通过各种艺术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一定艺术门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因此,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揭示教材的内在美,讲授要准确、简明、生动、活泼,善于创造美的情境,启迪学生的审美心境,促进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感受美;要以和蔼可亲的教态、清晰准确的发音、流畅悦耳的语调、工整美观的板书、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做到声、形、情并茂,让学生欣赏美;同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广泛参阅,吸取众长,充分准备,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体会创造美。
  (二)充分挖掘其他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
  确立各学科的美育标准,并强调教师要把美育自觉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给学生创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政治课教学可直接讲授美学知识,向学生展现社会美、信仰美、心灵美,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
  历史课和地理课的教学,可通过介绍历代的文化艺术珍品、时代的丰功伟业、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事迹、祖国壮丽的河流山川、丰富的地矿宝藏、优美的风光景致,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教育。
  语文课教学,使学生体会本民族语言所具有的音、形、义的文字美;从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意境美;通过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领会文章的主题美和结构美。语文课中有优美图画、优秀作品,不但要讲字、词的含义还要运用艺术手段的电教媒体创造情境,把那些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到一种美的意境中去,打动他们的心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并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数理化学科,可以其准确清晰的数字、柔美流畅的线条、立体形象的图形、精练严谨的语言、规范整洁的作业、系统严格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体验抽象美、逻辑美、运动变化美。
  体育是健与美相结合的艺术。通过动作示范之美、场地设计之美、队形排列之美,使学生掌握准确、协调、矫健、灵敏的动作,掌握组合变化的造型,形成健美的体魄,进而培养学生勇猛顽强的意志和团结奋进的精神。教师还要关注各种社会渠道向学生输送美的信息,把握学生审美情趣的变化,提高对家庭、社会审美影响的应变能力。要求学生实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等方面的全面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生活方式美,教育他们健康、朴素、大方,充分体现“青春美”。善于运用各种美的因素,培养学生成为审美主体,提高他们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 【发布时间】2017/3/27 14:14:28
  • 【点击频次】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