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历史人物评价的应遵循原则

 

【作者】 黄万昌

【机构】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要对历史人物进行科学评价,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实践中,我们在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把握好历史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阶级性原则。
  关键词:职中历史  历史人物  评价原则  遵循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所坚持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同时也承认和肯定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所以,对于中外历史上出现的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给予正确全面的评价。但近年来,由于受到文学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的影响,中学生往往在认识历史人物时形成了思维定势,就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出现时或夸大、或低估乃至抹煞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的现象,因此对历史人物的不能形成准确、客观、辨证的认识,这显然与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相悖。这里笔者试从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整理总结近年来考试中出现的这类题目,探讨研究其中的信息和经验,特别就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谈些自我感受。
  一、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历史性原则
  学习历史要有历史感,评价历史人物的首要原则就是历史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要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也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进行评价,具体地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主要是看其对当时社会的进步是起推动作用或是阻碍作用,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超越时代,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古人,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而且随着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动纲领、行为方式,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苛求古人,就是把古人现代化。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地位时,首先要具体地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
  但这也是一个经常被我们学生乱用的原则,不良倾向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矮化甚至妖魔化部分历史人物,过去极“左”时期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概否定就是这样的典型,现在的高中生大都是“00后”,但是犯类似错误的不在少数;另一种则是将历史人物现代化,无原则拔高、颂扬他们,赋予古人很多现代色彩。可以说目前银幕上、荧屏上的帝王,大多在所谓的戏说中被过度美化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们认识到历史背景的重要性,以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为突破口,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比如华盛顿、拿破仑同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专制独裁渐被时代所抛弃,而民主共和渐成时代潮流,华盛顿拒当国王,顺应时代潮流,将美国引上民主共和之路,为美国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生前身后人们对他是推崇万分,而拿破仑却逆流而动,建立军事独裁专制,导致国家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坏一世英明,难怪贝多芬得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会撕掉为其而作的乐曲手稿。
  二、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阶级性原则
  阶级性原则简单说也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人类文明社会很长一个阶段是阶级社会,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之中,历史人物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时的集中反映,所以对历史人物应进行科学的阶级性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到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到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对哪个阶级有利。同时,还应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绝不能简单化。因此,我们就应让学生明白阶级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是不会改变的,但个人的阶级身份却是可以转变的,相同阶级出身的人可以走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
  改革开放前,这个原则不是运用不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的问题,当时存在无原则地美化、无限制地拔高被剥削阶级一方的倾向。当时,这一原则运用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对剥削阶级的全盘否定,否定他们的所有作为,这其实就是民族虚无主义,最终只能导致历史的虚无主义。这在以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当前则是矫枉过正了,现在社会上流行“阶层”的提法,不提阶级分析,甚至对“阶级”二字避之惟恐不及,试图以阶层来取代阶级,对此,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恢复阶级性原则的本来面目,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阶层也是从阶级中衍生、分化出来的,是对阶级分析的具体化、形象化表述,不同的社会阶层,说到底仍然会隶属于不同的阶级,受自己所属的阶级的制约和控制,不能用社会阶层的观点去取代阶级分析。我们教师就是要科学大胆地运用阶级性原则来分析评价阶级社会里的历史人物。
  三、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全面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要用全面的、科学的观点,多角度地看待一个历史人物,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避免以偏概全。不同的角度就是不同的价值体系,把一个历史人物放进不同的价值体系中,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便是放在同一价值体系中,也不能绝对地肯定或者绝对地否定,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样的结论才是科学全面的。比如拿破仑,前期率军奋战,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打败普奥干涉军和反法同盟,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顺应了历史潮流,战争具有反外国反动势力干涉的正义性,符合法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人类的进步,但他后期的侵略扩张争霸战争,侵犯了他国的独立,走到了独立自由民主的对立面。
  当然,要科学评价历史人物,我们除了坚持以上几项原则外,还应有科学的评价方法,才能对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总而言之,我们要评价历史人物,就一定要把历史人物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的分析,运用阶级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是我们历史教学在评价历史人物方面应努力引导学生做到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周力陈,论历史人物及其评价问题[J].复旦大学,2012年。
  [2]周力陈,论恩格斯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形成[J].理论界,2012年。
  [3]孙晓喜,观念的历史与历史的观念[J].吉林大学,2007年。
  • 【发布时间】2017/3/27 14:19:12
  • 【点击频次】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