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第二课堂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特色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文化底蕴的体现,我校在创建校园文化同时,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的"活""新"彰显校园文化的"特色",用趣味性、灵活性和欣赏性引领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两者融为一体,相益得彰,使特色校园文化多姿多彩,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关键词:特色文化 第二课堂 相益得彰 和谐共生
金浦教育创新发展铸教育品牌,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创文化特色。金浦小学坐落在浦北新城区,它以新颖别致的教学大楼,整洁靓丽的教学环境,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创新务实的领导班子,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莘莘学子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自由遨游,放飞梦想,让人为之羡慕、为之赞叹!
踏进金浦小学,一股浓郁、芬芳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你看,你听:
"幻影道馆"里,同学们的一招一式,尽显金小力量;
"怡香书轩"中,同学们的一横一竖,书写正直人生;
"五彩画廊"内,同学们的一笔一画,描绘美好未来;
"诵读驿站"里,同学们的一字一句,品味中华文化;
"生活技能"中,同学们的一点一滴,习得生活智慧;
"金小味道"里,同学们的一匙一勺,调出幸福快乐;
"黄莺合唱"中,同学们的一音一律,唱响快乐童年。
……
这就是浦北县金浦小学第二课堂精彩、热闹、独特、温馨的美丽画卷。是的,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先进办学理念为指导,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在开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的同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欢,而且得到社会的关注和点赞,先后被《都市网》、《时空网》、《浦北电视台》、《北部湾报》进行跟踪报道。下面,浅谈第二课堂对我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的一些做法。
一、第二课堂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起到推动作用
首先,第二课堂只是与第一课堂相对而言,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由教师或家长指导学生所开展的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领域,开拓视野,培养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着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创新能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活动,形成有规模、有特色、上档次的第二课堂有趣活动。那么,第二课堂对推动特色校园文化促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1.第二课课堂以其特独性对特色校园文化起到推动作用
我校第二课堂以其独特的风格、生动的活动形式,有趣的活动方式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在活动中绽放异彩,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例如我校开展"炫丽啦啦操"、"幻影道馆、"黄莺欢唱"、"动感竹舞"、"灵巧手工"、"趣味粘贴"、"炫舞飞扬"、"花样跳绳"、"怡香书轩"、"生活能手"等活动项目,每一个活动项目都具有它的特独性,如"幻影道馆"主要训练学生的张弛力度。"生活能手"训练学生生活技能。又如"金小味道",学生经过训练,他们不但热爱厨艺,而且会烹制多样的菜式,回到家还给父母下厨,给父母盛上热腾腾的饭菜……这有实力、有特色的活动,成为充实特色校园文化丰富内涵的主要元素,也成为促进特色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力支撑点,对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推动作用。
2.第二课堂丰富的内涵对特色校园文化起引领作用
第二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丰富多彩,活泼生动,形式多样,它不受第一课堂的约束,也不受教学规律的束缚,更不受时间的限制。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放开手脚,尽情去展示自己最拿手的强项,以展示它的魅力。例如"五彩画廊"活动小组,主要让同学以其想象的独特展出一幅幅五彩缤纷的作品;其次以其艺术的多样性展示学生最拿手的厨艺,又如"金小味道"小组的同学经过精心设计,一款款生动形象、具有家乡特点的菜肴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有"金小大团圆"、"双龙出海"、"步步高升"等栩栩如生。最后以其时代特征的活动形式,展现学生与时俱进精神风貌。再如"黄莺欢唱"这个平台,同学们声情并茂歌唱《社会主义好》《我的中国梦》等歌曲,唱出他们的心声,唱出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决心。由于以其形式多样的特点,成为校园一朵朵炫丽的小花,不但促进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成为特色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第二课堂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充盈的保障
俗话说,红花需要绿叶衬。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不能只停留于表面上,需要集中师生的智慧,开拓创新,不断丰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这就需要开展第二课堂作为补充,因为它有动手操作的,有动口歌唱的,有动脑创作的,内容丰富,不但可以充实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通过生动活泼和超越时空的活动形式成为特色校园文化的有力保障。
1.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为特色校园文化提供保证
所谓特色校园文化就是与众不同的文化,它别具一格,独领风骚,不仅起到陶冶师生的性情,而且起到引领和启发师生奋发向上的作用。因此,为了使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开展,我校制定了"三定二结合,四有三坚持"的管理办法,一是"三定", 即一定时间,每周星期三下午第六、七节。二定地点,各功能室及指定活动地点。三定小组成员,依据学生兴趣、特长划分小组进行活动。"二结合",即一是学科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二是校内与校外结合。"四有",即一有辅导教师,二有活动计划,三有活动总结,四有成果展示。 "二坚持",即一坚持每周活动一次,二坚持学生普及与提到并重。由于做到目标明确,管理到位,使第二课堂活动蓬勃发展,为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提供有力的保证。
2.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特色文化注入了活力
为了使特色校园文化更加鲜明,除了对特色校园文化进行改造、升级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资源,将两者整合起来,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之精华,补校园文化的短板,促进和谐共生,使特色校园文化更加绽放异彩。
(1)利用第二课堂的"活"彰显校园文化的"特色"
由于第二课堂不受课程标准和教学规律的约束,因此,在内容、时间形式都比较灵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培养兴趣。例如在五年级的音乐课局限于"欣赏目琴"弹琴乐器的学习,要按照教学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演练,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控制,学生的技能得不到发挥,而第二课堂刚好相反,将学生的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学生能够做到操纵自如,达到炉火纯真的境界。又例如利用"黄萤欢唱"这样的活动平台,学生自由发挥,通过优美动听的歌声既把人们引到波涛起伏、汹涌澎湃的情境,又让人感受演唱不是曲高和寡,而是不落窠臼,雅俗共赏的一次温馨、高雅的音乐盛会。
(2)利用第二课堂的"新"彰显特色校园文化的"特色"
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有"新意",有创新,才能与特色相匹配。因此,利用第二课堂的优势和发挥学生的特长汇聚一起,组成有一定规模的队伍,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不拘一格,自由发挥主动性的活动。如我校的"炫舞飞扬"小组,来自全校爱好跳舞的学生,组成一个"小集团"的舞蹈队伍,在老师的组织下,他们在舞蹈室排着错落有致的队伍,身装舞蹈的服装,精神抖擞,在动听悦耳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动作整齐。看,她们婀娜的身姿,整齐的步伐,灵动的眼神,将歌曲的内容演绎得活灵活现,把特色校园文化装饰得绚丽、灿烂。
三、开拓第二课堂活动新载体,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天下物无全美"。每一个事物总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只要做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第二课堂虽然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但是有它的独特优势,在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此,将第二课堂的精华作为对特色校园文化的补充,用它的优势作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1.用第二课堂的活动优势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由单一文化走向特色文化,必须具有瞻前性、高品格、高品位、大格局的特性。而第二课堂就是以其特色的优势去引领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壮大。我校第二课堂的活动项目中,从动态方面有"幻影道馆"、"炫丽啦啦操"、"花样跳绳"、"炫舞飞扬"、"动感竹舞";从心灵手巧的方面有"趣味粘贴"、"灵巧手工"、"五彩画廊""金小味道";从艺术角度有"五彩画廊""趣味粘贴"……这些都是第二课堂的强项,也是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所展示出来的文化魅力。这些活动在教师的培育下,在学生的努力实践下,会逐渐做强、做大,成为特色文化的示范和引领,成为引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2.用第二课堂的特色成为特色校园文化的支撑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不但有自己文化的特点,更要有自己活动特色,将这些平淡的活动提升到内涵丰富、活动高雅、并具有超前的特色,从而对特色校园文化起到示范和支撑的作用。
(1)灵活性引领特色校园文化。第二课堂大特点就是灵活性,不受教材、考核的约束,既有灵活又有弹性,又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引领学生去发展罕间。如在"诵读驿站"这个活动中,吸引一批有爱好阅读,喜欢阅读的学生,他们口齿伶俐,表达清晰准确,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美文或者一些古代经典诗词,进行有感情诵读,如诵读朗朗上口的《弟子规》、《三字经》;诵读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诵读苏轼荡气回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们富有感情的声音,让人听后身临其境,透过那响亮有力的声音,我们仿佛回到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年代;又好像把我们带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日夜江声,滚滚滔滔的场面……诵读千古名句,成为引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曲曲凯歌。
(2)用欣赏性引领特色校园文化。第二课堂中很多的活动就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展示出一个个内涵丰富的作品。例如"五彩画廊"兴趣小组的学生通过观察,绘出一幅展示浦北人文和文绉绉共处的图画;有的学生通过到实地写生,绘出一幅幅浦北山最美丽,水最清秀的图画;有的学生通过深入社区,绘出反映出浦北人们生活风俗油画。我校将学生一幅幅作品摆放校园的长廊,既起到陶冶人们的性情,又增长了师生的见识,激发师生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又成为特色校园文化的新标杆。又例如"花样跳绳"这些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跳法变化万千,形式多样,自由洒脱。他们跳出学校特点,跳出浦北风味,跳出家乡风格,跳出时代的最强音。
(3)用趣味性引领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既有活泼性的文化,更要有趣味性的文化,将这些文化有机结合一起,才能焕发出特色文化校园的光彩。因此,利用第二课堂趣味的活动特点引领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例如"灵巧手工"兴趣小组的学生,通过想象,用剪、贴、拼的方法,制作一件件优美的民间艺术作品,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和观赏性。又例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这些水果通过拼、切、砌等形式,拼成"凤凰展翅"的水果盒。又例如"动感竹舞"项目小组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跳起具有家乡特色的竹舞,时而摆动,时而踏脚,时而插腰,让人看了不由自主跟随跳动。这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紧紧融入了特色校园文化之中,既提高学生第二课堂的品味,又提高特色校园文化的品位,两者融为一体,相益得彰,使特色校园文化绽放光彩。
总之,一座大厦需要沙土作为基础,才能使大厦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第二课堂作为支撑,只有加强第二课堂内容的整合,使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才能为特色校园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发展,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波助澜,才能使特色校园文化多姿多彩,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参考文献:
1、于小芬 《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培植校园文化》 《中学教学参考》 2012年第5期
2、郝龙成 《试论第二课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小学教学》 2009年第10期
3、李逵 《用先进理论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 《教育科学研究》 2011年第3期
4、顾万东 《建设校园文化高地 营造良好书香校园》 《现代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
关键词:特色文化 第二课堂 相益得彰 和谐共生
金浦教育创新发展铸教育品牌,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创文化特色。金浦小学坐落在浦北新城区,它以新颖别致的教学大楼,整洁靓丽的教学环境,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创新务实的领导班子,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莘莘学子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自由遨游,放飞梦想,让人为之羡慕、为之赞叹!
踏进金浦小学,一股浓郁、芬芳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你看,你听:
"幻影道馆"里,同学们的一招一式,尽显金小力量;
"怡香书轩"中,同学们的一横一竖,书写正直人生;
"五彩画廊"内,同学们的一笔一画,描绘美好未来;
"诵读驿站"里,同学们的一字一句,品味中华文化;
"生活技能"中,同学们的一点一滴,习得生活智慧;
"金小味道"里,同学们的一匙一勺,调出幸福快乐;
"黄莺合唱"中,同学们的一音一律,唱响快乐童年。
……
这就是浦北县金浦小学第二课堂精彩、热闹、独特、温馨的美丽画卷。是的,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先进办学理念为指导,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在开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的同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欢,而且得到社会的关注和点赞,先后被《都市网》、《时空网》、《浦北电视台》、《北部湾报》进行跟踪报道。下面,浅谈第二课堂对我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的一些做法。
一、第二课堂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起到推动作用
首先,第二课堂只是与第一课堂相对而言,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由教师或家长指导学生所开展的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领域,开拓视野,培养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着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创新能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活动,形成有规模、有特色、上档次的第二课堂有趣活动。那么,第二课堂对推动特色校园文化促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1.第二课课堂以其特独性对特色校园文化起到推动作用
我校第二课堂以其独特的风格、生动的活动形式,有趣的活动方式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在活动中绽放异彩,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例如我校开展"炫丽啦啦操"、"幻影道馆、"黄莺欢唱"、"动感竹舞"、"灵巧手工"、"趣味粘贴"、"炫舞飞扬"、"花样跳绳"、"怡香书轩"、"生活能手"等活动项目,每一个活动项目都具有它的特独性,如"幻影道馆"主要训练学生的张弛力度。"生活能手"训练学生生活技能。又如"金小味道",学生经过训练,他们不但热爱厨艺,而且会烹制多样的菜式,回到家还给父母下厨,给父母盛上热腾腾的饭菜……这有实力、有特色的活动,成为充实特色校园文化丰富内涵的主要元素,也成为促进特色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力支撑点,对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推动作用。
2.第二课堂丰富的内涵对特色校园文化起引领作用
第二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丰富多彩,活泼生动,形式多样,它不受第一课堂的约束,也不受教学规律的束缚,更不受时间的限制。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放开手脚,尽情去展示自己最拿手的强项,以展示它的魅力。例如"五彩画廊"活动小组,主要让同学以其想象的独特展出一幅幅五彩缤纷的作品;其次以其艺术的多样性展示学生最拿手的厨艺,又如"金小味道"小组的同学经过精心设计,一款款生动形象、具有家乡特点的菜肴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有"金小大团圆"、"双龙出海"、"步步高升"等栩栩如生。最后以其时代特征的活动形式,展现学生与时俱进精神风貌。再如"黄莺欢唱"这个平台,同学们声情并茂歌唱《社会主义好》《我的中国梦》等歌曲,唱出他们的心声,唱出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决心。由于以其形式多样的特点,成为校园一朵朵炫丽的小花,不但促进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成为特色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第二课堂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充盈的保障
俗话说,红花需要绿叶衬。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不能只停留于表面上,需要集中师生的智慧,开拓创新,不断丰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这就需要开展第二课堂作为补充,因为它有动手操作的,有动口歌唱的,有动脑创作的,内容丰富,不但可以充实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通过生动活泼和超越时空的活动形式成为特色校园文化的有力保障。
1.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为特色校园文化提供保证
所谓特色校园文化就是与众不同的文化,它别具一格,独领风骚,不仅起到陶冶师生的性情,而且起到引领和启发师生奋发向上的作用。因此,为了使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开展,我校制定了"三定二结合,四有三坚持"的管理办法,一是"三定", 即一定时间,每周星期三下午第六、七节。二定地点,各功能室及指定活动地点。三定小组成员,依据学生兴趣、特长划分小组进行活动。"二结合",即一是学科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二是校内与校外结合。"四有",即一有辅导教师,二有活动计划,三有活动总结,四有成果展示。 "二坚持",即一坚持每周活动一次,二坚持学生普及与提到并重。由于做到目标明确,管理到位,使第二课堂活动蓬勃发展,为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提供有力的保证。
2.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特色文化注入了活力
为了使特色校园文化更加鲜明,除了对特色校园文化进行改造、升级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资源,将两者整合起来,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之精华,补校园文化的短板,促进和谐共生,使特色校园文化更加绽放异彩。
(1)利用第二课堂的"活"彰显校园文化的"特色"
由于第二课堂不受课程标准和教学规律的约束,因此,在内容、时间形式都比较灵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培养兴趣。例如在五年级的音乐课局限于"欣赏目琴"弹琴乐器的学习,要按照教学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演练,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控制,学生的技能得不到发挥,而第二课堂刚好相反,将学生的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学生能够做到操纵自如,达到炉火纯真的境界。又例如利用"黄萤欢唱"这样的活动平台,学生自由发挥,通过优美动听的歌声既把人们引到波涛起伏、汹涌澎湃的情境,又让人感受演唱不是曲高和寡,而是不落窠臼,雅俗共赏的一次温馨、高雅的音乐盛会。
(2)利用第二课堂的"新"彰显特色校园文化的"特色"
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有"新意",有创新,才能与特色相匹配。因此,利用第二课堂的优势和发挥学生的特长汇聚一起,组成有一定规模的队伍,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不拘一格,自由发挥主动性的活动。如我校的"炫舞飞扬"小组,来自全校爱好跳舞的学生,组成一个"小集团"的舞蹈队伍,在老师的组织下,他们在舞蹈室排着错落有致的队伍,身装舞蹈的服装,精神抖擞,在动听悦耳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动作整齐。看,她们婀娜的身姿,整齐的步伐,灵动的眼神,将歌曲的内容演绎得活灵活现,把特色校园文化装饰得绚丽、灿烂。
三、开拓第二课堂活动新载体,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天下物无全美"。每一个事物总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只要做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第二课堂虽然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但是有它的独特优势,在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此,将第二课堂的精华作为对特色校园文化的补充,用它的优势作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者。
1.用第二课堂的活动优势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由单一文化走向特色文化,必须具有瞻前性、高品格、高品位、大格局的特性。而第二课堂就是以其特色的优势去引领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壮大。我校第二课堂的活动项目中,从动态方面有"幻影道馆"、"炫丽啦啦操"、"花样跳绳"、"炫舞飞扬"、"动感竹舞";从心灵手巧的方面有"趣味粘贴"、"灵巧手工"、"五彩画廊""金小味道";从艺术角度有"五彩画廊""趣味粘贴"……这些都是第二课堂的强项,也是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所展示出来的文化魅力。这些活动在教师的培育下,在学生的努力实践下,会逐渐做强、做大,成为特色文化的示范和引领,成为引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2.用第二课堂的特色成为特色校园文化的支撑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不但有自己文化的特点,更要有自己活动特色,将这些平淡的活动提升到内涵丰富、活动高雅、并具有超前的特色,从而对特色校园文化起到示范和支撑的作用。
(1)灵活性引领特色校园文化。第二课堂大特点就是灵活性,不受教材、考核的约束,既有灵活又有弹性,又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引领学生去发展罕间。如在"诵读驿站"这个活动中,吸引一批有爱好阅读,喜欢阅读的学生,他们口齿伶俐,表达清晰准确,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美文或者一些古代经典诗词,进行有感情诵读,如诵读朗朗上口的《弟子规》、《三字经》;诵读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诵读苏轼荡气回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他们富有感情的声音,让人听后身临其境,透过那响亮有力的声音,我们仿佛回到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年代;又好像把我们带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日夜江声,滚滚滔滔的场面……诵读千古名句,成为引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曲曲凯歌。
(2)用欣赏性引领特色校园文化。第二课堂中很多的活动就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展示出一个个内涵丰富的作品。例如"五彩画廊"兴趣小组的学生通过观察,绘出一幅展示浦北人文和文绉绉共处的图画;有的学生通过到实地写生,绘出一幅幅浦北山最美丽,水最清秀的图画;有的学生通过深入社区,绘出反映出浦北人们生活风俗油画。我校将学生一幅幅作品摆放校园的长廊,既起到陶冶人们的性情,又增长了师生的见识,激发师生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又成为特色校园文化的新标杆。又例如"花样跳绳"这些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跳法变化万千,形式多样,自由洒脱。他们跳出学校特点,跳出浦北风味,跳出家乡风格,跳出时代的最强音。
(3)用趣味性引领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既有活泼性的文化,更要有趣味性的文化,将这些文化有机结合一起,才能焕发出特色文化校园的光彩。因此,利用第二课堂趣味的活动特点引领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例如"灵巧手工"兴趣小组的学生,通过想象,用剪、贴、拼的方法,制作一件件优美的民间艺术作品,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和观赏性。又例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这些水果通过拼、切、砌等形式,拼成"凤凰展翅"的水果盒。又例如"动感竹舞"项目小组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跳起具有家乡特色的竹舞,时而摆动,时而踏脚,时而插腰,让人看了不由自主跟随跳动。这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紧紧融入了特色校园文化之中,既提高学生第二课堂的品味,又提高特色校园文化的品位,两者融为一体,相益得彰,使特色校园文化绽放光彩。
总之,一座大厦需要沙土作为基础,才能使大厦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第二课堂作为支撑,只有加强第二课堂内容的整合,使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才能为特色校园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发展,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波助澜,才能使特色校园文化多姿多彩,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参考文献:
1、于小芬 《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培植校园文化》 《中学教学参考》 2012年第5期
2、郝龙成 《试论第二课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小学教学》 2009年第10期
3、李逵 《用先进理论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 《教育科学研究》 2011年第3期
4、顾万东 《建设校园文化高地 营造良好书香校园》 《现代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
- 【发布时间】2017/3/27 14:24:30
- 【点击频次】206